[发明专利]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的喷雾干燥制备方法及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3435.2 | 申请日: | 2017-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崔举庆;崔建新;韩书广;屠幼峰;兰平;贾翀;李延军;卢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61/30 | 分类号: | C09J161/30;B27D1/08;B27G11/00;B27N3/12;B27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甲醛 尿素 胶黏剂 喷雾干燥 制备 方法 木质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的喷雾干燥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A、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液体胶黏剂的制备:采用碱酸碱工艺制备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液体胶黏剂,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为1‑6%wt;B、稀释:将制得的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液体胶黏剂加高于浊点温度的热水稀释;C、喷雾干燥:将稀释后的料液加入到喷雾干燥器,喷雾干燥成粉状固体。还公开了一种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储存期短的液体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转变为粉状固体,使用密闭塑料袋包装后,贮存期长达8个月以上,运输和使用方便,还降低了甲醛释放量,同时便于木质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规范化和产品的性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的喷雾干燥制备方法及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造板工业用胶粘剂中,甲醛基胶粘剂仍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这主要源于此类胶粘剂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低廉的价格。“三醛”胶粘剂主要指脲醛树脂(UF)胶粘剂、酚醛树脂(PF)胶粘剂以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胶粘剂。但室内人造板主要应用的脲醛树脂,存在耐水性和甲醛释放量过高等不足。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是将三聚氰胺加入到脲醛树脂中进行共聚改性后的胶黏剂,其不仅能改善脲醛树胶合木制品的耐水性,同时也能降低了甲醛释放量,已成为目前人造板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胶黏剂。
喷雾干燥是一种悬浮粒子加工技术,利用雾化器将料液雾化成为细小的雾滴,并在热干燥介质中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干粉产品的过程。喷雾干燥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料液的雾化阶段,雾化后液滴与热干燥介质的接触混合,物料的干燥阶段,干燥产物与干燥介质分离阶段。喷雾干燥主要设备包括:料浆供应系统,雾化器,干燥塔,废气排放和除尘系统,;卸料及粉料输送系统。喷雾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时间短,原料受热破坏程度较低,干燥后产品经连续排料,在后处理上结合冷凝器和气力输送,可组成连续生产作业线,适于工业化生产,设备投资费用适中的特点。
液体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贮存期一般只有几天,而且三聚氰胺含量越高贮存期越短,不易进行长时间存放和长距离运输,严重影响了木质复合材料制造生产工艺的规范化和产品的性能控制。液体胶黏剂经喷雾干燥制成粉状固态产品后,性质更加稳定,能够长期存放且不占存储空间,方便储存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的喷雾干燥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聚氰胺-甲醛-尿素胶黏剂的喷雾干燥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A、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液体胶黏剂的制备:采用碱酸碱工艺制备三聚氰胺-甲醛-尿素共缩聚液体胶黏剂,冷却到胶黏剂浊点5-10度,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为1-6%wt;
B、稀释:将制得的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液体胶黏剂加入温度在浊点以上的热水进行稀释;
C、喷雾干燥:将稀释后的料液加入到喷雾干燥器,喷雾干燥成粉状固体,控制好喷雾温度和压力,产率能达到85%以上。
优选的,步骤B中稀释至固含量20~35%。
优选的,步骤C中干燥温度为230-280℃,喷雾压力0.3-0.8Mpa。
优选的,步骤C中干燥温度为250-270℃,喷雾压力0.4-0.6Mpa。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 稀释:将粉状固体状态的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液体胶黏剂稀释至固含量45-65%;
(2)干燥:单板和刨花干燥至含水率低于8%;
(3) 施胶:在单板或刨花上施加步骤(1)配制的液体胶黏剂,组坯,预压;
(4)热压:将板坯送入压机进行热压,得到胶合板或刨花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3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舱出入门口框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转向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