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3005.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0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吕锐;吴艳;曾子洋;申江华;陈美江;杨贞;易斌;鲁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管 麻醉 阻滞 平面 连续 监测 装置 | ||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包括测温胶带、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脑电波测试片、脉冲发生器和显示器;测温胶带上设有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与震荡膜片;震荡膜片与脉冲发生器连接;震荡膜片随着脉冲电流的变化震动;震荡膜片均匀分布在测温胶带上;温度传感器与震荡膜片一一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和震荡膜片均沿测温胶带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微控制器通过控制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流频率和幅度来控制震荡膜片的震荡频率和震荡幅度。本专利申请避免用针刺等有损人体方法和避免过度依赖医生经验,通过温度检测,能够准确、快速且大范围地确定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醉监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利用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注射在相应部位使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更细的周围神经末梢受到阻滞,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局部麻醉的特点就是麻醉局限在身体的“局部”,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一种麻醉手段。椎管内麻醉与大多数的局部麻醉一样,需要判定手术范围是不是处在区域阻滞平面范围内。只有当手术范围完全处于区域阻滞平面内,才能在手术的时候使病人不会产生痛感。
但是,现在对于椎管内麻醉的麻醉深度和范围却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来判断。目前,阻滞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的范围)的测定,临床上常采用针刺法、触觉(中频刺激、微电流刺激)和冷觉的方法,而针刺法是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针刺法可以准确得知阻滞的范围和效果,但所用针头可能刺破皮肤给病人带来创伤或感染,有时一针多用则可能引起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触觉法和冷觉法与针刺法一样,主要还是需要病人将麻醉区域内的皮肤在经过触觉刺激或者冷觉刺激后的感受描述出来,医生根据病人的描述情况来判断麻醉深度和麻醉范围。医生的这种麻醉判断不仅依赖于医生的个人经验,还依赖于病人的描述准确度。如果,病人描述的情况与真实麻醉情况有较大差异,则会误导医生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些都使现有的区域阻滞麻醉的阻滞平面很难被准确连续地监测。因此,现在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不依赖于病人描述的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连续监测麻醉阻滞平面的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
方案一:本方案中的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包括测温胶带、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脑电波测试片、脉冲发生器和显示器;所述的测温胶带上设有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与震荡膜片;所述震荡膜片与所述脉冲发生器连接;震荡膜片随着脉冲电流的变化震动;所述震荡膜片均匀分布在测温胶带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震荡膜片一一对应设置,温度传感器和震荡膜片均沿测温胶带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微控制器通过控制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流频率和幅度来控制震荡膜片的震荡频率和震荡幅度;微控制器通过脑电波测试片传来的脑电波频率和温度传感器传递来的皮肤温度判断震荡膜片所覆盖的皮肤区域是否被麻醉。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3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铸机的下料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获取人体生理数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