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拉胶的自动化提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1805.9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拉 自动化 提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卡拉胶的自动化提取工艺,是由海藻经碎料、碱处理、水洗、煮胶、过滤、盐析沉淀、压滤、切条以及粉碎而成;该海藻被投放在原料罐中,并按照原料行进的方向依次包括碎料装置、碱处理装置、煮胶装置、第一板框过滤机、第二板框过滤机、压滤机、切条装置和粉碎机;本发明中将碎料装置安装在碱处理装置的上部,碎料装置粉碎的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碱处理装置中,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高效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卡拉胶的自动化提取工艺,其整个制备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背景技术
卡拉胶是三大海藻胶之一,也叫角插菜胶、鹿角藻胶、爱尔兰菜胶,主要是从红藻的角插菜属、麒麟菜属、杉藻属及沙菜属等海藻中获得;其产量仅次于褐藻胶,位居第二位,由于其优良的性质及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
卡拉胶的反应活性主要来自半乳糖残基上带有的半酯式硫酸基,它具有较强的阴离子活性,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多糖。食品级卡拉胶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表面褶皱、微有光泽、半透明片状体或者粉状物,无臭或者有微臭,无味,口感粘滑,溶于60℃以上的热水中,形成粘性透明为轻微乳白色的易流动液体。由于卡拉胶大分子没有分支的结构、阴离子特性,它们可以形成高粘度溶液。
卡拉胶的提取工艺为:海藻-碱处理-洗涤-煮胶-过滤-盐析沉淀-脱水-干燥-成粉。
煮胶是通过用约为干海藻20倍的热水,在95℃的条件下搅拌提取数小时,至卡拉胶完全溶出。煮胶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产品的品质。
目前的卡拉胶生产工艺,现有的生产设备度多为小型设备,其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配合设备生产,且不能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产品品质也难以保证。有鉴于此,为了提高卡拉胶的生产效率,本发明人苦心研究之后,遂开发得到本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拉胶的自动化提取工艺,其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具有节能环保性强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卡拉胶的自动化提取工艺,其中,是由海藻经碎料、碱处理、水洗、煮胶、过滤、盐析沉淀、压滤、切条以及粉碎而成,
该海藻被投放在原料罐中,并按照原料行进的方向依次包括碎料装置、碱处理装置、煮胶装置、第一板框过滤机、第二板框过滤机、压滤机、切条装置和粉碎机;所述碱处理装置、煮胶装置、第一板框过滤机和第二板框过滤机均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通;所述碎料装置通过高度可调节的支架安装在所述碱处理装置上部,所述碎料装置伸入所述碱处理装置内,经所述碎料装置粉碎的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所述碱处理装置内;所述碎料装置包括一固连在所述支架上储料箱,储料箱位于所述碱处理装置上侧;所述储料箱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上装有若干把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刀具,该第二传动杆上装有若干把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刀具;所述储料箱底部设有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伸入所述碱处理装置;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转动方向相反,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长度之和,该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轴向方向呈错开设置。
进一步,所述碱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釜体和盖在所述第一釜体上端的第一盖体;所述出料管经所述第一盖体伸入所述第一釜体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釜体内卡接有一圆筒状过滤网,在所述圆筒状过滤网下部的所述第一釜体上设有出液管。
进一步,所述第一釜体内底部装有一波轮,所述波轮有第二电机带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釜体内壁有多块竖直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上端小下端大的楔形板;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支撑所述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绿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