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0884.1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蔡亲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涛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生产 水中 分离 残留物 方法 | ||
1.一种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第一工序,将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的高粘度纤维素醚分离出来,其中,当纤维素醚呈水溶状态,采用沉降法处理;当纤维素醚呈胶团状态时,采用气浮加真空过滤法处理;
第二工序,利用膜分离法将第一工序处理过的废水中的中低粘度纤维素醚分离出来,获得淡水;
其中,高粘度纤维素醚指的是分子量在5万道尔顿以上的纤维素醚分子,中低粘度的纤维素醚指的是分子量低于5万道尔顿的纤维素醚分子,水溶状态指的是温度在45℃以下时因溶解度不断提高而显水溶状态的纤维素醚,胶团状态指的是在45℃以下温度条件因溶解度下降而呈胶团状且漂浮在水面上的纤维素醚;
其中,所述膜分离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预过滤,利用过滤泵将第一工序处理过的废水打入过滤器,经过过滤器的滤液进入预滤液储罐中,获得预过滤废水;
步骤C2,膜分离,利用高压泵将预过滤废水打入膜系统中进行分离,经分离后将已脱除纤维素醚的淡水收集在淡水罐中,并将含纤维素醚的浓水收集在浓水罐中;
步骤C3,膜反洗,利用反洗泵将反洗罐中的清水逆方向打入膜系统,清水回流到反洗罐,
形成循环清洗,直到清洗完毕;
所述膜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膜堆,所述各膜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膜组,所述各膜 组包括膜壳和安装在各膜壳内部的膜件,第一个膜堆与高压泵连接,最后一个膜堆分别与淡水罐、浓水罐连接;所述预过滤废水的压力为0.9-1.6Mpa,所述预过滤废水的温度不超过45℃;
所述的膜分离法指的是超滤或纳滤技术,所采用的膜片截留分子量为150-300道尔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通过提升泵将纤维素醚生产废水泵入沉降槽中;
步骤A2,经过多个的沉降槽依次沉降后,将从出口排出的上清液收集于集水池中,获得第一工序处理过的废水;
步骤A3,间歇性从沉降槽底部的胶黏物排管中收集纤维素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加真空过滤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气浮,利用气浮机,在曝气条件下通过气浮机上旋转的刮刀将悬浮于水面上胶团状的纤维素醚刮下来进入纤维素醚收集槽;
步骤B2,真空过滤,利用真空转鼓过滤机,对纤维素醚收集槽里的含胶团水溶液进行真空过滤,在转鼓的连续旋转中,通过刮刀将附着在转鼓滤网表面的滤饼刮下进入集渣槽,获得第一工序处理过的废水;
步骤B3,收集滤饼,作为废渣处理或用于纤维素醚回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膜组设有外水道和内水道,废水从同一个膜组中的外水道经过膜分离后进入内水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个膜堆的各膜组的外水道相互并联,再与相邻膜堆的外水道串联形成公共外水道;同一个膜堆的各膜组的内水道相互并联,再与相邻膜堆的内水道串联形成公共内水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个膜堆的外水道与高压泵连接,最后一个膜堆的公共外水道与浓水罐连接,最后一个膜堆的公共内水道与淡水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纤维素醚生产废水中分离纤维素醚残留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中,清水从最后一个膜堆的公共外水道进入各膜堆,最后从膜堆的公共内水道回流到反洗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涛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蓝涛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8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