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肢运动康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0437.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1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乐有为;邓丽萍;冯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12 | 分类号: | A63B22/12;A63B2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肢 运动 康复 | ||
本发明提供了四肢运动康复器,包括底座、下架体、上架体、支撑杆和传动部分,本发明具有通过对四肢协调康复训练,实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肢体肌力恢复,减轻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程度,适于在医院康复中心或家庭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现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四肢运动康复器。
背景技术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患肢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可能因长期护理而产生的高额费用,减轻社会压力、节约社会资源。
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康复治疗是神经康复的关键,减重支持的踏车训练可以重复进行复杂步态的练习,有效地恢复急慢性截瘫患者的走路能力,改善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和进行上肢肌力及协调性训练;适用于脑梗中风偏瘫/脑瘫,关节多样化僵硬,截瘫、下肢发冷麻痹,四肢截瘫、四肢发冷麻痹神经紊乱等患者使用。康复原理:1、通过上下肢协调运动刺激肌肉运动,达到刺激神经的目的; 2、四肢运动使肌肉拉伸压缩,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锻炼;3、增加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四肢协调功能力;4、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
而患者早期常表现异常步态,而且由于患侧下肢肌力、主动控制能力减弱、肌张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但是,现有的康复器只能进行单独训练,如上肢或下肢单独训练,不能实现四肢同步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采用动力设备辅助康复器工作实现对四肢训练的目的,不能实现通过人体主动康复,需要机械带动人体训练,康复效果慢,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能够对四肢进行协调康复训练的康复器,用于实现通过四肢协调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肢体肌力恢复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四肢协调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对四肢进行协调康复训练、促进肢体肌力恢复能力的康复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四肢运动康复器,包括底座、下架体、上架体、支撑杆和传动部分,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连接的底座第一连接端、底座第二连接端,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下转轴的轴孔、用于安装锁紧螺母的滑槽,所述的底座第一连接端顶部且位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底座第一连接端底部和底座第二连接端底部分别安装的水平固定腿;
所述的下架体包括下支管以及与所述下支管底部相连接的连接套,所述的下支管还安装有下安装筒,所述下安装筒设置于连接套顶部,所述的下安装筒周壁设有用于安装下阻尼调节螺母的第一螺孔,所述下支管内且靠近下安装筒位置安装有下安装板,所述的下安装板位于下安装筒上方,所述下支管位于顶部边缘处还设有用于安装伸缩调节螺母的第二螺孔,所述下支管还设有用于连接支撑杆的连耳,所述连接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通过下转轴铰接与底座,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于连耳,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通过锁紧螺母安装于滑槽内,实现下架体安装角度的调节;
所述上架体包括上支管以及与所述上支管顶部相连接的媒体支架,所述上支管顶部还安装有上安装筒,所述上支管内且靠近上安装筒位置安装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位于上安装筒下方;所述上支管安装于所述下支管内且能够在所述下支管内进行伸缩,并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实现上支管与下支管的固接,实现上架体安装高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未经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