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952.2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严道远;程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L29/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载 设备 控制 摄像 识别 驾驶 人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面部图像采集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易开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用户租车流程中,需要知道租车用户和开车用户是否是同一个人,在发生责任事故时,能够快速追溯到责任人,这关系到租赁过程中车主和车辆安全。通常情况下,当发生责任事故时只能追溯到租车的人是谁,不能确定开车的人是谁。
现如今,如何方便租赁用户的人员识别,需要设计保证车辆内部的人员是责任人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该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当发生责任事故时只能追溯到租车的人是谁,不能确定开车的人是谁的问题,实现了租赁汽车的驾驶员认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车载设备控制摄像头采集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
步骤2,车载设备将所述面部图像发送至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调取驾驶人员的预留图像信息与所采集的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识别。
优选地,在步骤2中,将所述面部图像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云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无线网络为以下网络之一:WIFI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
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感应驾驶人员的位置,在感应到驾驶人员在驾驶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车载设备唤醒摄像头对准驾驶人员的面部采集图像。
优选地,在步骤1中,在车载设备上设置有多个摄像头,且多个摄像头分别以多个不同的角度采集驾驶人员的面部特征图像。
优选地,在步骤1中,多个摄像头通过串口接口连接于所述车载设备,以将所采集的驾驶人员的面部特征图像发送至车载设备中。
优选地,在步骤2中,通过云服务器对所采集的面部图像进行存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在车内的车载设备控制自带的摄像头,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拍摄,利用无线网络将拍照图片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图片识别,快速识别出驾驶员身份信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数据传输流程图;以及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车载设备控制摄像头采集驾驶人员的面部图像;
步骤2,车载设备将所述面部图像发送至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调取驾驶人员的预留图像信息与所采集的面部图像进行比对识别。
本发明解决开车用户身份识别问题,保证用户和车辆安全,发生责任事故,快速认定责任人。
如图1所示,基于车载设备控制摄像识别驾驶人员的方法,包括车载设备、摄像头、云服务器,车载设备和摄像头通过串口相互连接,车载设备和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相互连接,车载设备和摄像头安装在租赁车辆上。
安装在车辆上车载设备能够控制摄像头拍摄图片,并通过串口获取图片数据,车载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云服务器进行连接传输图片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将所述面部图像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云服务器。无线网络的传输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防止环境图像的损失。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网络为以下网络之一:WIFI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从而可以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之前,感应驾驶人员的位置,在感应到驾驶人员在驾驶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车载设备唤醒摄像头对准驾驶人员的面部采集图像。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降低摄像头的能源浪费,可以增加数据的有效性,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对驾驶人员的图像数据进行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天易开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