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9456.7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羽;黄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二次 自动化 设备 稳定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方法,包括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系统架构搭建方法,信息传递流程,通过二次自动化设备运行指标的变化来监视设备稳定运行情况;本发明能够周期性提醒运维人员对二次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备故障时判断设备故障性质,如遇批次性故障划定故障波及范围并给出故障处理辅助决策,防止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带病运行或超期服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工技术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的故障进行预警、划定故障影响范围的综合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1)变电站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调控一体化、特高压项目、无人值班站的数量上大规模的增加。智能变电站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按照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部署,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始全面建设智能变电站工程,覆盖66kV-750kV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是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的设备组合而成,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的变电站。
为实现大运行、大检修体系建设,变电站内二次自动化设备要求实现整个系统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共享,满足扁平化、一体化的监控要求,为生产运行、安监管理、调度决策人员提供各自所需的辅助信息支撑。
(2)变电站运维现状
目前变电运维站值班人员接受调度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指挥,同时从供电区域、地理位置、交通方面对无人值班变电站予以集中化维护管理。变电运维主要对辖区变电站进行全面管理,其中包括倒闸操作、运行维护、设备巡视、事故或异常处理等运行管理工作。
变电运维人员主要采用人工巡视的方式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维护,一般主要分为四类:正常性巡检、特殊性巡检、会诊性巡检以及监督性巡检。但部分工作人员容易忽视巡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存在一些巡查部门在工作分配与人员安排方面不合理,经常会有电力设备没有巡检到的现象发生。
同时随着变电站数目的增加,运维人员的增加远远跟不上电网设备发展的速度,运维的压力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内二次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快速的发现并定位设备故障点,排查故障范围,找出带病运行设备,并提供辅助决策方案,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处理二次设备故障,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设计方案:
一种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提供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包括变电站综自系统后台机和变电站二次自动化测控、保护装置若干台、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PMS系统以及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系统一套;
(2)变电站综自系统后台机和变电站二次自动化测控、保护装置、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PMS系统以及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系统都经交换机挂载在同一以太网上;
(3)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系统经以太网通讯采集变电站内综自系统后台机和所有二次自动化测控、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指标;运行指标包括:设备CPU负载率、CPU温度、内存占用情况、磁盘空间大小、网口数据流量等;
(4)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系统经以太网和变电站环境监测系统通讯采集变电站实时室内温度及湿度;
(5)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稳定运行管控系统经以太网和变电站PMS系统通讯采集变电站二次自动化设备投运、更换、检修周期的运维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