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气调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067.2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山;娄喜才;张奎;姜波;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刘长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系统 故障 检测 方法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气调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冰箱气调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包括:通过转速检测电路检测真空泵的实际转速;判断真空泵的实际转速是否处于预先获取的真空泵的正常转速范围;以及若否,确定气调系统出现故障并根据真空泵的实际转速输出对应的故障代码,其中故障代码包括真空泵故障代码、漏气故障代码和堵气故障代码。本发明的方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快速检测出气调系统的故障并确定故障的具体类型,从而为后续处理故障提供先决条件,避免气调系统在故障状态下长期运行,导致保鲜空间的气体氛围不能够满足食材的存储需求,有效提高气调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提高食材的存储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气调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经常会购买大量的物品放置在各类冰箱中,但是对于叶类蔬菜以及瓜果类食品,冰箱的储物空间内的低温不仅会使这些食物的表皮出现起皱和斑痕的现象,还会影响它们原有的味道和营养。
在冰箱的保鲜技术中,氧与冰箱中食品的氧化作用、呼吸作用都密切相关。食品的呼吸越慢,食品的氧化作用越低,保鲜时间也就越长。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食品保鲜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为了降低冰箱中氧气的含量,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气调保鲜技术进行低氧保鲜。
气调保鲜技术一般性地是指通过调节储存物所处封闭空间的气体氛围(气体成分比例或气体压力)的方式来来延长食品贮藏寿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空气成分的气体氛围,以抑制导致储存物(通常为食材)腐败变质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微生物的活动。特别地,在本申请中,所讨论的气调保鲜将专门针对于对气体成分比例进行调节的气调保鲜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正常空气成分包括(按体积百分比计,下文同):约78%的氮气,约21%的氧气,约0.939%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031%的二氧化碳,以及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例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气等)。在气调保鲜领域,通常采用向封闭空间充入富氮气体来降低氧气含量的方式来获得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富氮气体是指氮气含量超过上述正常空气中氮气含量的气体,例如其中的氮气含量可为95%~99%,甚至更高;而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是指氮气含量超过上述正常空气中氮气含量、氧气含量低于上述正常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气体氛围。
现有技术中往往在储物空间中设置密封空间作为保鲜室,并通过气调系统调节保鲜室的气体氛围。但是目前的气调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无法保证,无法及时发现气调系统出现故障,容易导致保鲜室中的食材的存储效果受到影响,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冰箱气调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延长气调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冰箱内食材的存储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气调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其中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和压缩机仓,储物空间内设置有保鲜空间;气调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保鲜空间的气调膜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仓的真空泵,所述气调系统配置成调节所述保鲜空间内的气体氛围;以及转速检测电路,与真空泵连接,配置成检测真空泵的转速,并且故障检测方法包括:通过转速检测电路检测真空泵的实际转速;判断真空泵的实际转速是否处于预先获取的真空泵的正常转速范围;以及若否,确定气调系统出现故障并根据真空泵的实际转速输出对应的故障代码,其中故障代码包括真空泵故障代码、漏气故障代码和堵气故障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