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充氮塑料模具注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7517.6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博康模具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塑料模具 注塑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点充氮塑料模具注塑工艺,属于模具注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塑料模具,它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塑料产品的用量也正在上升。
注塑制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已密不可分,这种供需关系也推动注注塑业的迅猛发展,着眼未来石油的稀有性,控制成本是商家必争课题。由于注塑制品被各个行业广泛采用,对塑件精密度的要求也成了业内的难题。传统的注塑是将溶融体通过机械能高压注射到模腔内成型,但在注射,保压,冷却,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和塑件壁厚收缩不一,使塑件变形曲翘,影响塑件精度,特别是对于造型复杂厚薄不均的塑胶制品,成品率很低,同时产出的制品外观容易出现褶皱,表面色泽不饱满。另外随着注塑制品的广泛应用,通过注塑制品中间中空的设置来对注塑制品减重和增强注塑制品的轻度和强度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注塑成型工艺技术,能够综合性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点充氮塑料模具注塑工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点充氮塑料模具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塑料模具设计:
所述塑料模具包括塑料模具本体,所述塑料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型腔,所述塑料模具本体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型腔使用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内套设有充氮气道;
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型腔之间设置有局部冷却模块,所述充氮气道与所述型腔之间设置有过渡接口,环绕所述型腔四周还设置有多点充氮接口,且所述多点充氮接口与所述过渡接口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连接管;
所述冷却流道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第一进口,所述充氮气道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第二进口;
步骤(2)模具预冷阶段:
将干燥冷气流通入所述冷却流道内,对塑料模具型腔内壁进行预冷作用,预冷时间为6-12s,然后再通过抽气机将干燥冷气流抽出;
步骤(3)熔体注射阶段:
在模具合模状态下,将热熔体从模具浇口注射到型腔内,热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型腔模壁,经3-5s会形成一个较薄的凝固层;
步骤(4)模具气辅系统阶段:
在步骤(3)后延迟2-4s,当熔体填充型腔75%-95%体积时,开启模具气辅系统将纯惰性气体氮气充入充氮气道内,保证注塑未完成前充入足够量的氮气,推动型腔中心未凝固的熔体进入尚未充满的模具型腔,其中,多点充氮接口将少量纯惰性气体氮气形成气道充入到型腔特殊部位,提高型腔内特殊部位熔体填充力度和熔体成型质量;
步骤(5)冷却阶段和局部冷却阶段:
待步骤(4)完成后延迟4-8s,将冷气流注射到所述冷却流道内,冷却流道加快型腔内熔体成型速率和提高了成型质量,其中,局部冷却模块对型腔内的特殊部位进行局部强化冷却,提高熔体特殊部位的成型质量;
步骤(6)气体入射结束阶段:
将纯惰性气体氮气继续缓慢入射到充氮气道内确保因材料收缩等因素导致的局部缩水皱裂,确保注塑件的外观和精度;
步骤(7)气体回抽阶段:
当充氮气道的压力与型腔压力处于相同状态下,充氮气道内的氮气开始回抽,保证压力和时间控制得当,保证注塑制件的质量。
其中,所述冷却流道为不规则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博康模具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博康模具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三通管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