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7232.2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5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栋;周宇超;张松岭;温燕修;田亮;宋玉立;黄胜武;张修冲;冀守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B26D9/00;B26D1/08;B26D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锂电池的自动化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极片成型的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极片是电池上的重要结构之一,如图1所示,极片包括基片以及分布在基片一侧或者两侧的极耳。制备极片的原料带通常比单条极片宽,如图2所示,原料带上具有若干条相互间隔的涂布区与留白区。目前极片的生产步骤是先在留白区通过模切等方式成型出极耳的轮廓,然后再通过模切等方式沿留白区与涂布区的分界线成型出基片的轮廓,从而实现极片与原料带的分离。现有技术中原料带的上料、极耳的成型、基片的成型与极片的收料涉及不同的设备,原料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流转,既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转运、管理以及中间存放的成本,难以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片成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转运、管理以及中间存放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片成型设备,包括上料模组、激光切割模组与收料模组,其中,上料模组用于向激光切割模组供给待切割的原料带,原料带经由激光切割模组成型出极片,极片由收料模组进行收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激光切割模组包括多段切割辊与激光光源,其中
多段切割辊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转动辊,以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静止辊,转动辊与静止辊同轴且直径相等,并沿轴向间隔分布,静止辊上设有凹槽,转动辊可相对静止辊转动;
激光光源可向凹槽射出激光束。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原料带包括间隔设置的涂布区与留白区,其中,相邻静止辊、转动辊的宽度之和与相邻涂布区、留白区的宽度之和相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涂布区的宽度与转动辊的宽度相等。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激光切割模组还包括与静止辊、转动辊同轴且等径的废料辊,废料辊包括第一辊与第二辊,其中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设有负压腔,第二辊的周向上设有若干气孔,第一辊保持静止,第二辊可相对第一辊转动,且随第二辊的转动,气孔可与负压腔连通以产生吸附力,以及可与负压腔断开,吸附力消失。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第一辊内还设有吹扫腔,吹扫腔沿第二辊的转动方向设于负压腔的后方,气孔连通吹扫腔时向外吹出气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激光切割模组还包括除尘结构,除尘结构包括
设于静止辊上的吸尘流道与吸尘口,吸尘流道的一端与凹槽连通,另一端与吸尘口连通;
和/或设于多段切割辊与激光光源之间的除尘罩,除尘罩覆盖凹槽,除尘罩上还设有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用于在除尘罩内形成吹扫气流或者抽吸气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两个激光切割模组,前一激光切割模组用于在原料带上间隔成型出极片与半成品料带,后一激光切割模组将半成品料带进一步成型为极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设于上料模组与激光切割模组之间的接带模组,接带模组包括接带平台与粘接模组,粘接模组可相对接待平台沿原料带的宽度方向运动以释放胶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粘接模组包括基板与驱动基板沿原料带的宽度方向运动的基板驱动装置,基板上设有胶带放料辊、压辊与切断刀,压辊与切断刀设于接带平台的上方并可独立的相对接带平台上下运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设于接带模组与激光切割模组之间的胶带切断模组,胶带切断模组包括连接臂、连接臂驱动装置与若干刀片,刀片沿原料带的宽度方向并列安装在连接臂上,连接臂可在连接臂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其上的刀片进行切割动作以及切割后的复位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还包括设于接带模组与激光切割模组之间的压带模组,压带模组包括压辊、压辊驱动装置、张力传感器与过渡辊,压辊与过渡辊之间设有供原料带通过的间隙,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原料带的张力,且当原料带的张力小于设定值时,压辊由压辊驱动装置驱动而将原料带压紧在过渡辊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压带模组包括基板、第一动力源、驱动板与第二动力源,第一动力源固定在基板上,第二动力源固定在驱动板上,压辊由第二动力源驱动而相对驱动板运动,且压辊、驱动板与第二动力源整体可由第一动力源驱动而相对基板运动,第一动力源与第二动力源的施力点沿压辊的长度方向相互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激光层叠方式雕刻手机铝合金外壳3D纹饰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