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涂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6904.8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44 | 分类号: | C09D5/44;C09D5/00;C09D175/04;C09D133/00;C09D7/61;C09D7/20;B05D7/14;B05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袁红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涂层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涂层结构。该汽车涂层结构包括汽车外涂层结构和汽车内涂层结构,其中,所述的汽车外涂层结构包括相互叠置的一电泳层、一底漆层、一色漆层和一清漆层;所述的汽车内涂层结构包括相互叠置的一电泳层、一底漆层和一清漆层。所述的汽车涂层结构在制备过程中能够降低有机物的排放,经济性高,汽车内外表面颜色差异小,甚至无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用多层涂层处理汽车的车身,可以使车辆的外观更美丽,并保护其免受腐蚀、刮擦、破裂、紫外线、酸雨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浅色珍珠效果的汽车涂层结构中,其汽车外涂层通常为5层结构,包括相互叠置的一电泳层、一底漆层、第一色漆层、第二色漆层和一清漆层;内涂层为3层结构,包括相互叠置的一电泳层、一色漆层和一清漆层。具体可参见CN03819232。CN03819232中公开了一种在汽车基体上涂覆多层三涂层面漆以获得高饱和色彩的外观的方法,包括:
(a)在汽车基体表面(一电泳层)涂覆第一层纯色或效应色底漆组合物(一底漆层);
(b)然后再涂覆与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透明或半透明的底漆组合物,优选无薄片或其他效应颜料的底漆组合物(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相当于第一色漆层和第二色漆层);
(c)对复合底漆层实施中间干燥步骤;
(d)在上述底漆层上涂覆无色透明涂层组合物(无色透明涂层,相当于清漆层);并且
(e)将得到的三涂层面漆同时烘干固化。
在汽车外涂层的5层结构中,第二色漆层通常为含有效果颜料的半透明层,而第一色漆层是为了给第二色漆层提供底色(通常为较浅的白色,因底漆的颜色一般为较深的白色或浅灰色),因此,若直接将第一色漆层去掉,会导致涂层颜色的变化。另外,第一色漆层的另一个作用是用于遮蔽底漆层的缺陷,例如在车身涂装工艺中,底漆层喷涂完毕后需要进行一次高温烘干(140℃以上,20-30分钟),而经历高温烘干的底漆层表面常伴随着颗粒纤维等污染物,需要打磨以保证底漆层表面的质量,但是不可避免地在底漆层表面留下打磨痕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把第一色漆层去掉,那么半透明的第二色漆层将无法遮盖底漆层表面打磨的痕迹,从而影响最终的表面涂层质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质量和美观等因素,汽车外涂层结构中通常都包含第一色漆层和第二色漆层。
而对于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浅色珍珠效果的汽车涂层结构中,其汽车外涂层通常的5层结构中,电泳层、底漆层、第一色漆层、第二色漆层和清漆层的厚度分别为15μm~25μm、10μm~25μm、10μm~25μm、5μm~15μm和30μm~50μm;内涂层的3层结构中,电泳层、色漆层和清漆层的厚度分别为15μm~25μm、15μm~25μm和15μm~35μm。
可见,现有的汽车外涂层结构中,通常均含有第一色漆层和第二色漆层,汽车外涂层结构的总厚度较高,其在制备过程中有机物排放多,经济性低,同时汽车内外表面颜色差异大。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的汽车涂层结构,在实现浅色珍珠效果的同时,其在制备过程中还能够降低有机物的排放,经济性高,汽车内外表面颜色差异小,甚至无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浅色珍珠效果的汽车涂层结构,总厚度较高,其在制备过程中有机物排放多,经济性低,汽车内外表面颜色差异大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汽车外涂层结构和汽车内涂层结构。本发明在实现浅色珍珠效果的同时,其在制备过程中还能够降低有机物的排放,经济性高,汽车内外表面颜色差异小,甚至无差异。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6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