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4885.5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容;王德昌;郑艺华;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7/00 | 分类号: | F25B17/00;F25B2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尾气 蓄能 汽车空调 制冷 装置 | ||
1.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包括副消声器(1)、相变蓄热器(3)、主消声器(6)、蓄热水箱(4)、换向器Ⅱ(17)、电动调节阀(22)和制冷工质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加热吸附床回路、辅助加热吸附床回路和冷却吸附床回路;
所述副消声器(1)通过热管换热器Ⅰ(2)与相变蓄热器(3)相连,主消声器(6)通过热管换热器Ⅱ(5)与蓄热水箱(4)相连,副消声器(1)和主消声器(6)相连;
所述主加热吸附床回路包括蓄热水箱(4)、循环水泵Ⅰ(7)、三通阀(9)和第二组吸附床(11),所述蓄热水箱(4)、循环水泵Ⅰ(7)、三通阀(9)和第二组吸附床(11)依次通过管路循环连接;
所述辅助加热吸附床回路包括相变蓄热器(3)、电动调节阀Ⅰ(8)、三通阀(9)、第一组吸附床(10)、散热器(18)、冷却水箱(19)和循环水泵Ⅱ(20),所述相变蓄热器(3)、电动调节阀Ⅰ(8)、三通阀(9)、第一组吸附床(10)、散热器(18)、冷却水箱(19)和循环水泵Ⅱ(20)依次通过管路循环连接;
所述冷却吸附床回路包括冷却水箱(19)、循环水泵Ⅲ(21)、电动调节阀Ⅲ(23)第一组吸附床(10)、循环水泵Ⅰ(7)、散热器(18),所述冷却水箱(19)、循环水泵Ⅲ(21)、电动调节阀Ⅲ、第一组吸附床(10)、循环水泵Ⅰ(7)、散热器(18)依次通过管路循环连接;
所述制冷工质回路包括第一组吸附床(10)、冷凝器(14)、节流阀(15)、蒸发器(16)、第二组吸附床(11)、回质通道(12)和管路,所述第一组吸附床(10)、冷凝器(14)、节流阀(15)、蒸发器(16)、第二组吸附床(11)、传质通道12依次通过管路循环连接;所述制冷工质回路还包括换向器Ⅰ13,所述换向器Ⅰ13包括四个电磁阀,换向器Ⅰ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组吸附床(10)和第二组吸附床(11),另外两端连接冷凝器(14)和蒸发器(16);
所述换向器Ⅱ(17)包括四个电磁阀,所述换向器Ⅱ(1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组吸附床(10)和第二组吸附床(11),另外两端连接蓄热水箱(4)和散热器(9);
电动调节阀Ⅱ(22)的一端连接循环水泵Ⅲ(21),另一端连接第二组吸附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消声器(6)内设有热管蒸发段,蓄热水箱(4)内设有冷凝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消声器(1)内设有热管蒸发段,相变式蓄热器3内设有冷凝段且其工质是固液相变的蓄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蒸发段加三层横向环形肋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箱(4)、相变式蓄热器3、第一组吸附床(10)、第二组吸附床(11)和导管的外侧均设有保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8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