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现实头盔瞳距与景深设置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3942.8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9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党少军;姜燕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 头盔 景深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虚拟现实头盔瞳距与景深设置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畸变镜片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在虚拟现实系统中,为了让用户在视觉上拥有真实的沉浸感,虚拟现实设备就要尽可能的覆盖人眼的视觉范围,因此就需要在虚拟现实设备装一个特定的球面弧度镜片,但是利用弧形镜片将传统的图像投射到人的眼中时,图像是扭曲的,人眼就没有办法获得虚拟空间中的定位,即在虚拟现实中你的周边都是扭曲的图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扭转图像,通过特定的算法生成畸变镜片对应的畸变图像,然后这些畸变图像在经过畸变镜片投射到人眼之后,就会变成正常的图像,从而让人感觉到真实的位置投射以及大视角范围的覆盖。当前镜片制造厂商会按照一定的畸变参数来制作镜片,这些镜片由虚拟现实头盔的生产厂家将其装配到虚拟现实头盔上。对于普通的虚拟现实头盔的使用者和软件开发者来说,由于没有可以检测镜片畸变参数的工具,除了向镜片制造厂商索要畸变参数以外无法直观地获取畸变参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虚拟现实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同时由于无法获得畸变参数,就无法对虚拟现实头盔的景深显示进行设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虚拟现实设备无法设置景深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盔瞳距与景深设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图像设置的方法设置所有左眼瞳孔和右眼瞳孔组合下的景深数据;
S2:将设置的景深数据存储在控制虚拟现实头盔的服务器中;
S3:控制虚拟现实头盔的服务器根据虚拟现实头盔的光学系统判断对应的瞳孔位置,并选择与该瞳孔位置最为接近的所述左眼瞳孔和所述右眼瞳孔组合的数据进行景深显示。
优选地,所述图像设置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景深关系计算对应的观察单元的角度位置,将所述观察单元移动到相应的角度位置;
S20:在显示屏上显示光点,所述观察单元对光点进行观察;
S30:当所述观察单元观察到光点位置到达标定位置时记录光点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位置与待设置景深的对应关系,该显示位置即为待设置景深的显示位置;
S40:当所有观察点的设置完成后,处理单元汇总所有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命令待设置虚拟现实头盔以像素为单位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点显示光点。
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盔瞳距与景深设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单元、观察单元、图像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测试单元包括待设置虚拟现实头盔、固定结构,所述待设置虚拟现实头盔包括显示屏,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夹持工具和限位机构,所述夹持工具可以打开放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所述观察单元包括瞳距轨道,所述瞳距轨道上分设多个左眼瞳孔和多个右眼瞳孔。
优选地,所述观察单元进一步包括观察目镜、目镜轨道和电机,所述观察目镜可以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沿所述目镜轨道运动。
优选地,所述观察目镜设置在目镜底板上,所述观察目镜可以由所述目镜底板带动进行横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目镜底板经由连接件与滑行部相连,所述滑行部可以在所述瞳距轨道上滑行,并带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目镜底板一起滑行。
优选地,在分别对应多个所述左眼瞳孔和所述右眼瞳孔位置处,所述滑行部可以被固定。
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盔瞳距与景深设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单元、观察单元、图像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测试单元包括待设置虚拟现实头盔、固定结构,所述待设置虚拟现实头盔包括显示屏,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夹持工具和限位机构,所述夹持工具可以打开放入所述虚拟现实头盔。
优选地,所述夹持工具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可以在所述夹持工具打开后作用于所述夹持工具使之闭合以固定所述虚拟现实头盔。
优选地,所述观察单元包括观察目镜、目镜轨道和电机,所述观察目镜可以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沿所述目镜轨道运动。
优选地,所述观察单元包括移动板、观察目镜、遮光板、目镜轨道和电机,所述观察目镜可以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沿所述目镜轨道运动,所述目镜轨道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可以带动所述观察目镜、所述电机和所述目镜轨道一起运动。
优选地,所述遮光板包括透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