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2341.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曲永强;潘建国;尹路;王国栋;许多年;滕团余;王斌;瞿建华;李得滋;黄林军;马永平;陈雪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砂砾 岩成岩 圈闭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工区内已知成岩圈闭的临界物性与深度的第一关系曲线,以及所述已知成岩圈闭的储层物性与指定地震属性的第二关系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关系曲线和所述第二关系曲线,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物性、深度及指定地震属性间的第三关系曲线;根据所述第三关系曲线对所述目标工区进行成岩圈闭识别。本申请实施例可提高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识别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中的圈闭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勘探领域,圈闭是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因此,圈闭识别是寻找油气藏的有效途径。自1972年Rittenhouse发表文章提出成岩圈闭的概念以来,成岩圈闭为重要的圈闭类型之一,其形成主要是在沉积期或沉积期后因沉积、成岩作用引起的物性变化,由非储层全部或者部分遮挡形成的圈闭。一般的,成岩圈闭的围岩和储层具有相同的岩性。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由于目前发现的低渗透砂砾岩的成岩圈闭较少,且对其形成机制和圈闭特征研究也较少,如何精确识别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识别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工区内已知成岩圈闭的临界物性与深度的第一关系曲线,以及所述已知成岩圈闭的储层物性与指定地震属性的第二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关系曲线和所述第二关系曲线,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物性、深度及指定地震属性间的第三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第三关系曲线对所述目标工区进行成岩圈闭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所述确定目标工区内已知成岩圈闭的临界物性与深度的第一关系曲线,包括:
获取所述已知成岩圈闭的深度、围岩孔喉半径、储层孔喉半径、以及与所述储层孔喉半径对应的储层孔隙度;
根据深度及所述储层孔喉半径与所述围岩孔喉半径的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储层孔喉半径与深度的关系曲线;以及,
根据所述临界储层孔喉半径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及所述储层孔隙度,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孔隙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当所述指定地震属性为相对波阻抗时,所述确定所述成岩圈闭的储层物性与指定地震属性的第二关系曲线,包括:
获取所述已知成岩圈闭的储层孔隙度及对应的相对波阻抗;
对所述储层孔隙度及对应的相对波阻抗进行拟合,获得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储层孔隙度与对应相对波阻抗的关系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所述第三关系曲线包括: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孔隙度、深度及相对波阻抗间的关系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所述根据深度及所述储层孔喉半径与所述围岩孔喉半径的比值,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储层孔喉半径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包括:
将所述储层孔喉半径与所述围岩孔喉半径的比值,与深度进行交汇,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储层孔喉半径与深度的关系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低渗透砂砾岩成岩圈闭的识别方法,所述根据所述临界储层孔喉半径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及所述储层孔隙度,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临界孔隙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2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