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通径可溶封隔完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2270.9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勇;王益山;郭贤伟;李梅;周后俊;张雅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4 | 分类号: | E21B34/14;E21B43/116;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通径 可溶 封隔完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等非常规油气藏完井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井下压裂用全通径可溶封隔完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的开发和能源的不断耗竭,非常规油气将成为未来石油天然气能源的重要接替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是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1倍,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无限。
非常规油气储层均具有致密、低孔、低渗透的特征。现阶段,针对这类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主要采用泵送桥塞与射孔联座的方法进行储层压裂。此方法压裂完成后需钻除每一段压裂所投放的桥塞,施工风险大、效率低且作业长度受连续油管长度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通径可溶密封完井方法,解决现有泵送桥塞存在的需要钻除桥塞复杂作业,实现压裂完成后溶解掉井筒内密封封隔装置,实现井筒全通径,从而实现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通径可溶封隔完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全通径可溶密封封隔装置包括工具本体、可溶座封塞、可溶座封球,将套管短节、工具本体随套管串预置到井底,保证井底每一压裂层段均预置一个套管短节,第二压裂段以上每一段均预置一个工具本体;
(2)安装井口后下入连续油管、机械定位器、射孔枪管串,到达第一层所在位置进行射孔、起出连续油管管串后压裂;
(3)第一段压裂完成后泵送下入包括电缆、磁定位仪、座封工具、座封塞在内的压裂管串,通过磁定位仪检测到第二层预置短套管及工具本体的位置,启动座封工具,将可溶座封塞座封到工具本体上同时座封工具与可溶座封塞分离,上提射孔枪到设计位置射孔,射孔完成后起出射孔枪,投入可溶座封球,可溶座封球到位后进行压裂;
(4)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所有层段压裂,压裂完成后,可溶座封塞和可溶座封球自动溶解,整个压裂过程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座封塞和座封球可溶,压裂完成后井筒保持全通径,免去常规泵送桥塞压裂工艺的钻塞程序,降低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效率,为后续作业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续油管射孔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桥塞管串拖动压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井筒压裂完成后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压裂完成后全井筒示意图。
图中:1.套管短节,2.工具本体,3.连续油管,4.机械定位器,5.连续油管射孔枪,6.压裂裂缝,7.可溶座封塞,8.座封工具,9.磁定位仪,10.电缆射孔枪,11.电缆,13.可溶座封球,14.压裂裂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全通径可溶封隔完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全通径可溶密封封隔装置包括工具本体、可溶座封塞、可溶座封球,将套管短节、工具本体随套管串预置到井底,保证井底每一压裂层段均预置一个套管短节,第二压裂段以上每一段均预置一个工具本体;
(2)安装井口后下入连续油管、机械定位器、射孔枪管串,到达第一层所在位置进行射孔、起出连续油管管串后压裂;
(3)第一段压裂完成后泵送下入包括电缆、磁定位仪、座封工具、座封塞在内的压裂管串,通过磁定位仪检测到第二层预置短套管及工具本体的位置,启动座封工具,将可溶座封塞座封到工具本体上同时座封工具与可溶座封塞分离,上提射孔枪到设计位置射孔,射孔完成后起出射孔枪,投入可溶座封球,可溶座封球到位后进行压裂;
(4)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所有层段压裂,压裂完成后,可溶座封塞和可溶座封球自动溶解,整个压裂过程完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根据设计压裂层段位置,下入套管短节1、工具本体2套管串(如图1所示),其中,每一层均下入套管短节,第二层以上每层均放入工具本体2。固井后下入连续油管3、机械定位器4、连续油管射孔枪5管串,在设计好的第一段孔眼位置射孔,射孔完成后起出连续油管管串,进行第一段压裂(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2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图书馆门禁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多摄像头系统及其拍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