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改性的阻燃PA6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2125.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毛秋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特尔佳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3/06;C08L51/06;C08K13/06;C08K9/06;C08K7/14;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33264 宁波高新区永创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1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改性 阻燃 pa6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改性的阻燃PA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A6:50‑80份;超高分子量PE:10‑20份;马来酸酐接枝PE:1‑10份;玻璃纤维:10‑30份;大粒径SiO2:5‑10份;小粒径SiO2:5‑10份;硅烷偶联剂:0.5‑3份;抗氧剂:0.5‑2份;润滑剂:0.5‑2份;阻燃剂:10‑20份;由该组合物制备的产品具有改进的尺寸稳定性,拉伸性能,抗冲击性等,同时具有提升的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改性的阻燃PA6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通常称为尼龙,它是在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基团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总称,主要由二元酸和二元胺或氨基酸内酰胺经缩聚或自聚得到,是开发最早、使用量最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聚酰胺6具有力学强度高、熔点高、耐磨耐油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汽车、机电、电子、纺织、家电等领域。
微纳米SiO2是极其重要的高科技超微细无机新材料之一,因其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被广泛用作树脂基体的填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平均分子量约150万~800万,因分子量高而具有其它塑料无可比拟的优异的耐冲击、耐磨损、自润滑性、耐化学腐蚀等性能。
聚酰胺6由于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导致其易吸水,同时成型后收缩率较大,尺寸稳定性不高,对缺口敏感,阻燃性能、抗冲击性能以及拉伸性能有待改善。
聚酰胺目前常用的阻燃剂主要有溴化聚苯乙烯,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焦磷酸三聚氰胺,红磷等。但这些阻燃剂或多或少地存在价格昂贵,加工困难,注塑制品表面粗糙,颜色不佳等缺点。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有的阻燃剂例如十溴二苯醚可能会禁用,阻燃材料必须符合欧盟的ROHS指令。
因此,需要对聚酰胺进行进一步的改性,以便使其产品在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抗冲击性、拉伸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改性的阻燃PA6组合物,通过在组合物使用特定粒径组合二氧化硅填料以及增强纤维和无机无卤阻燃剂,使得组合物在具有耐热、耐化学品、耐磨等性能的同时,具有改进的尺寸稳定性,拉伸性能,抗冲击性和阻燃性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强改性的阻燃PA6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A6:50-80份;超高分子量PE:10-20份;马来酸酐接枝PE:1-10份;玻璃纤维:10-30份;大粒径SiO2:5-10份;小粒径SiO2:5-10份;硅烷偶联剂:0.5-3份;抗氧剂:0.5-2份;润滑剂:0.5-2份;阻燃剂:10-20份;PA6采用相对粘度为3.0以上的聚合物切片,国内外厂家的均可采用,例如德国巴斯夫、日本三菱化学、日本宇部兴产等公司产品;其用量优选为60-70份。
超高分子量PE采用重均分子量为200-600万的产品,可采用德国赫斯特公司、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国内齐鲁石化的产品;其用量优选为10-15份。
马来酸酐接枝PE可采用市售产品或自制;其用量优选为5-8份。
玻璃纤维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具体实例为来自OwensCorning的具有910或995尺寸的S-玻璃纤维、来自Nittobo的T-玻璃纤维、来自3B的HiPertex、来自SinomaJinjingFiberglass的HS4-玻璃纤维、来自Vetrotex的R-玻璃纤维以及来自AGY的S-1和S-2-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可以以短纤维的形式,优选以0.2mm至20mm长的短切玻璃的形式,或者以连续细丝纤维的形式;其用量优选为15-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特尔佳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特尔佳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