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道信息的动态噪声的移动设备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2124.6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6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梁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12/02 |
代理公司: | 44398 深圳舍穆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贤炬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道 信息 动态 噪声 移动 设备 位置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道信息的动态噪声的移动设备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通信系统在第(n+1)时隙的第一保密容量相对于通信系统在第n时隙的第二保密容量的第一变化趋势;确定移动设备在第(n+1)时隙的第一窃听容量相对于移动设备在第n时隙的第二窃听容量的第二变化趋势;根据第一变化趋势、第二变化趋势、第一路径损耗、第二路径损耗、第三路径损耗以及第四路径损耗,调整目标端设备传输人工噪声信号的传输功率,根据第一变化趋势,向移动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控制移动设备的移动位置。本发明根据反馈信息来控制移动设备的移动位置,并通过自适应调整人工噪声信号的功率来优化通信系统的保密容量,使安全通信持续地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信道信息的动态噪声的移动设备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带来的便利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大量使用无线网络进行敏感和私密信息传输。传统无线网络通过高层加密技术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其假设窃听端(即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是受限的。然而,随着分布式计算的高速发展,窃听端的计算能力不断提高,这种假设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靠。而物理层安全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利用合法的目标端设备比窃听端有更好的信号接收质量(例如信噪比),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避免了依赖于窃听端计算能力受限的假设。
现有的物理层安全技术中协作通信方法主要包含中继选择和协作人工噪声等方法。中继选择可以通过选择到既定目标端“强的”传输链路而到窃听端“弱的”传输链路的中继来提高保密容量。然而,现有的协作通信方法还存在明显缺陷,比如中继选择方法的性能受限于中继的空间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基于信道信息的动态噪声的移动设备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反馈信息来控制移动设备的移动位置,同时,通过自适应调整人工噪声信号的功率来进一步优化通信系统的保密容量,使安全通信持续地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信道信息的动态噪声的移动设备位置控制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包括的目标端设备,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移动设备和源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在第(n+1)时隙的第一保密容量相对于所述通信系统在第n时隙的第二保密容量的第一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二保密容量为所述通信系统在第n时隙最佳的保密容量;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第(n+1)时隙的第一窃听容量相对于所述移动设备在第n时隙的第二窃听容量的第二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二窃听容量为所述移动设备在第n时隙最佳的窃听容量;
根据所述第一变化趋势、所述第二变化趋势、第一路径损耗、第二路径损耗、第三路径损耗以及第四路径损耗,调整所述目标端设备传输人工噪声信号的传输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变化趋势,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控制所述移动设备的移动位置,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示所述通信系统的保密容量提升或下降;
其中,所述第(n+1)时隙为当前时隙,所述第n时隙为所述当前时隙的上一个时隙,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路径损耗为在第(n+1)时隙所述源端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之间传输信号所产生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二路径损耗为在第(n+1)时隙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目标端设备之间传输信号所产生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三路径损耗为在第n时隙所述源端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之间传输信号所产生的路径损耗,所述第四路径损耗为在第n时隙所述移动设备与所述目标端设备之间传输信号所产生的路径损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保密容量与所述第二保密容量的大小,将所述第一保密容量与所述第二保密容量中数值较大的保密容量确定为所述通信系统在第(n+1)时隙最佳的保密容量;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2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