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加热系统及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1351.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边荣江;王恩庆;赵连勤;迟焕磊;王凤池;范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E21B36/02;E21B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系统 井口 储油罐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多加热系统及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常温下从井口抽出来的原油粘度较大、流动性差,油料进入车载油罐时,需要将油料加热以降低其粘度,提高流动性,所以在井口油罐上必须安装加热装置,然而,目前的加热技术仍然是罐内盘管加热技术,加热时间长,热媒消耗量大,热利用率低。
再由于目前加热盘管损坏后,需要将罐内原油放净后,才可以在罐内检修或更换盘管,维护、维修需要停机、停产,维修工作量大、成本高,非常复杂、繁琐。
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多加热系统及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加热系统,能够实现多级加热,共同体现叠加效果,同时还能通过电控的方式实时得知并控制罐体内油品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加热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在所述储油罐罐体内固定设置有天然气热管加热装置和辅助电加热热管装置,在所述储油罐罐体的外侧设置有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还包括电控柜,所述电控柜分别连接所述储油罐罐体和所述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罐罐体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检查孔、压力表、烟囱、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罐罐体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电控柜连接,所述电控柜用于控制所述储油罐罐体内的出油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气热管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油罐罐体外部的燃烧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油罐罐体内部的热管传热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热管传热燃烧室上的热管组和设置在所述热管组上的液位计,所述燃烧器一端连通储气罐,储气罐收集井口可燃气体,所述燃烧器另一端连通所述热管传热燃烧室。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加热热管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油罐罐体内的电加热管、高效热管和组合套筒,所述组合套筒套设在所述高效热管的外部,所述高效热管套设在所述电加热管的外部,以确保高效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包括快速加热通道腔体和设置在所述快速加热通道腔体内部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由内及外依次为热管快速加热器和热管保温加热管束,所述电控柜通过第一电控线控制所述热管快速加热器进行加热,所述电控柜通过第二电控线对所述储油罐罐体内的油品进行温度控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能够对储油罐罐体内的油品同时进行天然气加热、电加热以及快速电加热控制,快速加热通道腔体内集中装入多组加热组件,使流经快速加热通道腔体的油品快速加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多加热系统,还包括天然气处理装置,所述天然气处理装置为所述天然气热管加热装置提供天然气能源,油井内的油品经由所述进油口流入所述储油罐罐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气处理装置包括天然气储罐、天然气增压器、和减压阀,所述天然气增压器和所述减压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天然气储罐的两侧,还包括管路组成和天然气采集阀组,所述天然气采集阀组分布在所述管路组成的各支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口外连接有出油鹤管。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气增压器为天然气压缩机。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包括多组加热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发明的多加热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在所述储油罐罐体内固定设置有天然气热管加热装置和辅助电加热热管装置,在所述储油罐罐体的外侧设置有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还包括电控柜,所述电控柜分别连接所述储油罐罐体和所述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多加热系统,集天然气加热、电加热和电控快速加热三种加热方式,对储油罐罐体内的油品进行加热和保温,能够确保储油罐罐体内的油品能够顺利流入运输罐车中,同时,辅助电加热热管装置的电热管与油品隔离,安全可靠,当电热管损坏时,电控系统会出现该电热管的故障显示,可方便更换电热管,无需放油;采用快速加热通道腔体内装入电加热热管组件,能够使流经快速加热通道腔体的油品快速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