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为负极制备钠离子电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1005.9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0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邢政;吴璇;赵伟;赵宇龙;强颖怀;蔡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多孔 复合材料 负极 制备 钠离子 电池 方法 | ||
一种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为负极制备钠离子电池的方法,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取高温固相烧结合的方法,制备过程中,调控反应过程中条件,得到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并将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制得钠离子电池;氧化锌/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将锌盐与水溶性聚合物搅拌混合,质量比1:(3~17),加入去离子水搅拌,经真空冷冻干燥,在真空管式炉中充入惰性气体进行锻烧,煅烧温度为500~1000℃,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黑色产物经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抽滤,冷冻干燥,获得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氧化锌/碳复合负极材料。优点:原料廉价,制备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为负极制备钠离子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移动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比能量高、循环性稳定、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由于锂元素在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电池体系。目前,钠离子电池由于丰富的储量、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最有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二次电池。石墨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应用最成熟的负极材料,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也大都是石墨负极。然而钠离子在石墨中的嵌入量很少,仅能达到35mAh/g,远远小于锂离子嵌入石墨的容量,其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半径约0.113nm)的大小与石墨层间距(0.3354nm)的不匹配所致。因此,单纯的采用石墨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是不可行的。
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地应用于塑料、硅酸盐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涂料、药膏等产品的制作中。其理论容量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使其成为很有希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氧化锌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ZnNa合金,导致严重的体积效应,使其容量急速衰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所用的原料廉价,制备简单的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为负极制备钠离子电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取高温固相烧结合的方法,制备过程中,调控反应过程中条件,实现对氧化锌/碳多孔结构材料的廉价、便利化合,得到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并将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制得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
(1)分别称取重量比为X:(9-X):1,7≤X≤8的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炭黑和聚偏氟乙烯;将聚偏氟乙烯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配成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搅拌60min~180min,使其充分溶解,并呈无色透明状,配成聚偏氟乙烯源溶液;随后在聚偏氟乙烯源溶液中加入称量好的经过120~300min球磨的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和炭黑混合,并继续球磨120~300min得混合料,随后将混合料在铜箔集流体上均匀涂布;制得的电极片在50±5℃下干燥6-20h后,用模具压切成圆片,并用压片机在10~15MPa下保压3~5秒,以提高电极颗粒均匀性,防止充放电过程中发生脱片,接着真空干燥10h,温度100±20℃,然后放进手套箱中备用;
(2)在充满氩气的环境中,以金属钠为对电极,玻璃纤维膜为隔膜,电解液为(0.8~1)mol/L的高氯酸钠溶解在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乙酯按体积比为(1~3):1的混合溶液中,组装成扣式电池,最后对扣式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测试。
氧化锌/碳多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锌源缓慢加入到20mL去离子水中,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成溶液,接着缓慢加入碳源,再加入300mL去离子水,使其发生膨胀,利用真空冷冻使其干燥,得到白色混合料;其中碳源和锌源按质量比为(3~1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