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0694.1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佳威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洗 自来 水净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包括沉淀装置,沉淀装置的底端通过第一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盖,第一旋转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洗片,沉淀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的右侧通过第二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底部通过第二水管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左侧。该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通过沉淀装置、第一旋转盖、第一拉杆、第一卡块以及第一清洗片之间的配合,使沉淀装置更加便于清洗,可以将沉淀装置内部的脏物全部排出,增加人们的用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自来水处理工艺都是对数百吨甚至上万吨水进行的初级过滤,因为级数过于庞大,很难保证过滤效果。且即使干净的自来水,通过几公里的管道后也面目全非,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自来水二次污染,这些都成为自来水的隐患。因此家用的自来水净化装置越来越普遍,几乎新装修的家庭都会用上自来水净化设备。自来水净化设备使用一定时间时,由于长时间的过滤杂质,导致净化设备内部滞留很多脏物,目前人们使用的自来水净化设备,结构复杂导致自来水净化设备内很多地方不变清理,使脏物一致留在自来水净化设备内部,影响人们的用水健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具备容易拆卸、便于清理等优点,解决了自来水净化设备内部不便清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包括沉淀装置,沉淀装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沉淀装置的底端通过第一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盖,第一旋转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清洗片,沉淀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口。
第一出水口的右侧通过第二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阀,第一水管的底部通过第三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右端通过第四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左侧。
过滤装置的底部通过第五橡皮垫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盖,第二旋转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杆,第二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洗片,第二拉杆的内部穿插连接有第一卡条,第一卡条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套接在第二拉杆的外侧,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条,第二卡条穿插连接在第二拉杆的内部,第二卡条的底部设置有净化层,净化层套接在第二拉杆的外侧,净化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卡条,第三卡条穿插连接在第二拉杆的内部,过滤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第三水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阀。
优选的,所述沉淀装置设置为圆柱形,且沉淀装置内部的直径与第一清洗片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盖与沉淀装置的大小相适配,且第一橡皮垫与沉淀装置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圆柱形,且过滤装置内部的直径与第二清洗片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盖与过滤装置的大小相适配,且第五橡皮垫与过滤装置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沉淀装置的右侧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自来水净化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佳威,未经胡佳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子束照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气环保脱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