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9857.4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业置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6/00;C04B28/10;E04B1/88;E04B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绿色 建筑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火、保温、隔音的多功能的建筑材料,从而克服目前建筑材料保温、隔音效果不佳的缺陷,所述绿色建筑材料包括置于内层的防火层、置于外层的隔音层和置于两者之间的保温层,其中保温层与防火层、隔音层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粘接层连接,本发明的多功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在0.01‑0.05W/(m*K),具有很好的保温节能效果,防火性能好,耐火极限大于3h,可达到A级防火标准,从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隔音性能好,可大大减少噪音影响,耐久性能好,具有抗高低温性能,耐腐蚀、耐候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火、保温、隔音的多功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本申请是一种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2015106493685)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建筑业超负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能源及环境问题。目前,建筑耗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数量庞大的高能耗建筑潜伏巨大能源危机。因此,要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建筑材料进行改进以积极提高能源利用率。
例如以保温为例,从建筑材料的角度出发,在混凝土中添加带有保温隔热功能的材料可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提高普通混凝土保温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这种保温隔热层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有机类和无机类材料。常用的高分子保温隔热材料包括:膨胀聚苯乙烯发泡板、交联聚乙烯发泡板、发泡聚氨醋板,在这些具有保温功能的混凝土中,玻化微珠保温承重混凝土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备受关注。但是这些保温材料存在着种种弊端,比如原材料使用石油资源、环保性差、易燃、耐候性差、易老化等。这些保温材料易燃的缺陷,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近年来对具有防火、保温、隔音的多功能的建筑材料需求日渐上升,但现有技术中多是将多种类多组分的材料混合到一起加工制造,其相互之间的形成具有相应多功能的一体结构,例如专利文献CN 201110147597公开了一种三组分保温防火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能胶凝在一起的粘接料和骨料,粘接料是无机胶凝材料,骨料是聚苯乙烯发泡颗粒和玻化微珠颗粒的混合料;无机胶凝材料、聚苯乙烯发泡颗粒和玻化微珠颗粒按体积百分比配比如下:无机胶凝材料15~40%;聚苯乙烯发泡颗粒20~50%;玻化微珠颗粒20~40%。然而防火、保温、隔音功能所需要或对材料组分的需求不完全一致,这会导致上述方法制成的建筑材料存在各种缺陷,组分的混杂导致防火、保温、隔音效果不佳,重量和强度及吸水率方面不易控制,耐气候及再加工性不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火、保温、隔音的多功能的建筑材料,从而克服目前建筑材料保温、隔音效果不佳的缺陷。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多功能的绿色建筑材料,所述多功能的绿色建筑材料包括置于内层的防火层、置于外层的隔音层和置于两者之间的保温层,其中保温层与防火层、隔音层之间分别通过设置粘接层连接,
其中保温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20-28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10份、粉煤灰10 份、云母粉1-3份、异氰酸酯4-6份、硅烷偶联剂3-6份、改性环氧树脂3-6份、玻璃纤维5-10份、聚氨酯2-5份、硅藻土3-4份、石墨粉1-2份、陶瓷珠粉1-3份、光稳定剂0.5-2份、抗氧剂0.1-1份、炭黑着色剂0.5份、环氧树脂分散剂0.5-1份、苯乙烯粘结剂1-2份;
防火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膨胀蛭石粉10-30份、珍珠岩10-15份、铝矾土3-5份、氧化镁1-5份、氢氧化铝2-5份、氯化石蜡2-4份、硅酸铝纤维10-15份、环氧树脂3-5份、矿棉2-8份、炭黑粉4-6份、纳米TiO24-10份、改性剂1-2份、硬化剂1-2份、防水剂1-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业置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业置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时延保障时隙分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酵床垫料的翻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