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通用ETL工具的过程模型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6250.0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欢;张天宝;徐衍;吴同凯;方鹏;初日辉;徐苏君;蔡雷鸣;花子岚;陈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作流 通用 etl 工具 过程 模型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通用ETL工具的过程模型生成方法,在ETL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完成整个ETL的控制以及任务的定时执行和调度,建立基于工作流的ETL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ETL流程的有向图,通过集成变换、分解、合并、串行化、并行化、添加还原点、分流和复制八种State变换方式,使得ETL过程在经过恰当的变换之后,变成一个执行效率更高的新ETL过程。基于工作流的ETL系统的概念模型,不同于传统的ETL模型,它屏蔽了底层的具体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步骤,当业务发生改变时,用户只需要修改ETL流程图即可。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真正的实现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成平民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通用ETL工具的过程模型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孤岛的存在变得越来越普遍。全球每年投入在应用系统的集成和数据整合有3000亿美元之巨,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以每年28%的量在增长,同时,越来越火热的系统集成和数据仓库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ETL工具涌现出来。
传统的ETL设计方法和ETL工具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因为传统的ETL的设计和开发除了需要熟悉数据表的结构和处理数据的规则,以及非常好的编程能力之外,还需要对整个ETL的流程以及ETL流程的每一步的细节是如何处理的非常熟悉。当商业需求的规则或者数据源发生改变时,传统的ETL设计者必须重新编程设计整个ETL或者进行大量的修改工作。因此,对通用ETL的研究变得越来越迫切。它能够降低对ETL设计人员的要求,适应不断更改的业务逻辑,减少企业和单位的开发时间和成本,将数据仓库变得平民化。
目前,国内对通用ETL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一部分ETL工具是传统的对物化视图的维护,对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要求非常高,一部分ETL工具是设计于专门的应用背景,只能在其特定的业务背景下使用,还有一部分则是直接编写脚本或程序来对源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当数据的结构或ETL的需求发生改变时,整个项目几乎没有重用性可言。国外对ETL系统的研究相对而言要更加全面和成熟,ETL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整个ETL过程的建模以及ETL的转换过程和优化上。但是,无论上面提到的哪一种,都有几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可复用性差、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传统ETL概念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通用ETL工具的过程模型生成方法,对ETL概念模型进行抽象,完成整个ETL的控制以及任务的定时执行和调度,建立基于工作流的ETL模型工具,在此基础上构建ETL流程的有向图,同时集成变换、分解、合并、串行化、并行化、添加还原点、分流和复制八种State变换方式优化了状态转换。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工作流的通用ETL工具的过程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基于工作流的ETL模型工具,包括作业主控模块和抽取、转换、装载模块;
S2:构建与所述ETL模型工具对应的流程图T,所述流程图T包括若干个有向图G,分别定义为G1…Gn;
S3:建立变换、分解、合并、串行化、并行化、添加还原点、分流和复制八种变换规则;
S4;在ETL模型工具整个流程执行过程中,利用所述八种变换规则来改变各有向图G,直至选出变换后时间最小的情况下的所有有向图G,构成通用ETL模型工具的过程模型,以实现优化ETL工具整个流程执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作业主控模块用于完成对ETL所有作业的调度工作,实现ETL作业的定时、排队、并行调度、流程控制、日志记录,根据配置文件确定各个Job的启动条件、执行顺序以及是否依赖于其他的Job,当某个Job满足启动条件时,作业主控模块启动该Job,并按照顺序执行该Job的子任务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