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发电吸隔声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5874.0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贝强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H02S20/26;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吸隔声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隔音屏障隔音单元的光伏发电吸隔声模块。
背景技术
降噪可以通过吸声可隔声实现。吸声是声音进入多孔材料或引起可弯曲变形的板振动后,声能转化为热能的效应。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与空气质点因振动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的声波随传播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空气吸收;当声波入射多孔吸声材料时,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振动摩擦,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成热能而被吸收,称为材料吸声。隔声是指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一般用各种易吸收能量的物质消耗声波的能量使声能在传播途径中受到阻挡而不能直接通过的措施。
对于建筑降噪,采用在建筑周边设置隔音屏障是一个常见的技术,建筑屏障一般是由多个隔音单元组装而成的。传统的隔音单元能够降低环境噪音,没有其他任何功能,使得在治理环境噪音上投资较大,没有任何其他经济回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N204608627U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发电功能的隔声屏障结构,其将光伏太阳能发电与降噪功能进行了结合,使得在降噪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太阳能发电,在治理环境噪音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太阳能发电带来的经济回报。
但是上述一种带发电功能的隔声屏障结构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设计不合理,其发电部分和隔音部分对应排列设置,整个单元中隔音面积和发电面积各占一半,使得发电量不高的同时,隔音效果也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光伏发电吸隔声模块,具有隔音效果好,发电量相对较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光伏发电吸隔声模块,包括面板、光伏发电隔声板和吸音层;所述吸音层设置在面板与光伏发电隔声板之间,吸音层由吸音材料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光伏发电隔声板包括隔声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和防反射板,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隔声玻璃与防反射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板和光伏发电隔声板之间还设有有若干个支撑骨架。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薄膜太阳能电池片连接有接线盒,接线盒安装在隔声玻璃上、隐藏在吸音层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吸音材料为玻璃棉。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声玻璃为钢化玻璃。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为碲化镉薄膜半导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防反射板为半钢化防反射镀膜玻璃。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面板为金属面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加合理,面板、光伏发电隔声板和吸音层的设置形式、光伏发电隔声板的结构使得整个模块的面积有多大,能够对太阳能进行利用的面积就有多大,根据光伏发电原理可知,光伏照射面积大是发电量高的重要因素。同时,光伏发电可以作为隔声的一部分,来使得声波逐次衰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盒引出线伸出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面板,2-金属支撑框架,3-支撑骨架,4-吸音层,5-金属卡槽,6-隔声玻璃,7-薄膜太阳能电池片,8-防反射板,9-连接盒,10-连接盒引出线,11-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光伏发电吸隔声模块,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光伏发电吸隔声模块,包括面板1、光伏发电隔声板和吸音层4;所述吸音层设置在面板与光伏发电隔声板之间,吸音层由吸音材料构成。
本实施例中,吸音材料优选为玻璃棉。所述面板为金属面板。
所述光伏发电隔声板包括隔声玻璃6、薄膜太阳能电池片7和防反射板8,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隔声玻璃与防反射板之间。光伏发电隔声板各个侧边皆嵌在金属卡槽5中,即可以理解为隔声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和防反射板的同一侧嵌入在同一个金属卡槽内。
所述面板侧边上设有金属支撑框架2,金属支撑框架与金属卡槽螺栓连接,使得面板与光伏发电隔声板之间的位置稳固。同时,由于隔音屏障基本设于室外,长期遭受风吹或其他外力冲击。为了保证稳固性,所述面板和光伏发电隔声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骨架3。由于面板和光伏发电隔声板之间设有吸音层,即所述支撑骨架位于吸音层内。由于吸音层由隔音材料构成,因此,金属框架应当将吸音层的侧边也进行包覆,才能便于吸音层的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贝强声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贝强声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5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浪板阻尼器
- 下一篇:交通标志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