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T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5330.4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苑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维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12 | 分类号: | C08J9/12;C08L67/02;C08K5/053;C08G63/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泡沫塑料 拉伸应变 基材 兆帕 制备 诱导 饱和压力 挤出成型 熔体弹性 增塑作用 高压釜 熔融体 压力升 甘油 发泡 改性 加压 | ||
一种PET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以PET颗粒为基材,在基材中加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进行混合;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PET昆合物料加入到高压釜中,然后注入二氧化碳加压;步骤三、进行甘油浴进行发泡;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制得的材料进行挤出成型。利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对PET颗粒进行改性,这样PET的熔体弹性以及拉伸应变行为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提高。当二氧化碳的饱和压力大于4.83兆帕时,二氧化碳会诱导PET熔融体结晶,该晶体能够诱导以及加速PET材料中气泡的形成。本发明将二氧化碳的压力升至24‑26兆帕,其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增塑作用,提高PET材料的拉伸应变行为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PET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设计、制造技术的持续进步,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夹层结构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对于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制品来说,芯材的选择和设计是决定整个结构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非常优异的耐磨性、耐热性、电绝缘性以及耐化学药品性等,广泛应用于下位、聚酯瓶以及薄膜等领域中,并且,还可以作为工程塑料用于电子、汽车以及电器等领域内。
随着PET产量的增加,其废旧料以及边角料也相应增加,从而如何对肥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
回收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的环保主题。然而,由于PET在加工、二次加工中容易发生降解反应,引起分子链断裂,其相对分子量大幅降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改善回收PET的材料性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ET泡沫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以PET颗粒为基材,在所述基材中加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进行混合;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中制得的PET混合物料加入到高压釜中,然后注入二氧化碳加压至24-26兆帕,恒温反应24-26小时;
步骤三、对所述高压釜进行降压,然后将所述步骤二中制得的材料进行甘油浴进行发泡;
步骤四,对所述步骤三中制得的材料进行挤出成型。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或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添加量为总质量的0.9-1.36%。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二中,首先对高压釜进行升温,待所述高压釜内的温度升至60-65℃时采用二氧化碳进行吹气处理,吹气处理时间为4-6分钟。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三中,利用甘油浴进行发泡,其中,甘油浴的温度为150-160℃。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三中,利用甘油浴进行发泡,发泡时间为1-1.5分钟,发泡结束后利用冷水对物料进行淬冷。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四中,在对物料进行挤出成型前,对物料利用酒精或者蒸馏水进行清洗。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方案设计,在本发明中,利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对PET颗粒进行改性,这样PET的熔体弹性以及拉伸应变行为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提高。当二氧化碳的饱和压力大于4.83兆帕时,二氧化碳会诱导PET熔融体结晶,这样形成的小的、不完善的晶体能够诱导以及加速PET材料中气泡的形成。本发明将二氧化碳的压力升至24-26兆帕,其远远大于上述的4.83兆帕,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的增塑作用,提高PET材料的拉伸应变行为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维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维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5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