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0516.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9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蹇斌;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0 | 分类号: | H04W74/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接入 方法 基站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基站确定所检测到的第一前导值为目标终端发送的前导值;基站计算目标终端的前导偏移量和时间偏移量,基站生成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至少一个包含第二前导值和第二时间提前量TA值,至少一个包含第三前导值和第三TA值,第二前导值与第一前导值相同,第二TA值与基站所检测到的与第一前导值对应的第一TA值相同,第三前导值为第一前导值与前导偏移量之和或之差,第三TA值为第一TA值与时间偏移量之和或之差,基站将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这样,只要这多个RAR消息中存在与终端所发送的前导值相同的前导值,终端则能够成功接入该基站。提高了终端接入基站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写:LTE)网络中,终端通过随机接入信道(英文:Random Access Channel,简写:RACH)的接入基站的过程作为终端接入、重同步以及切换的重要环节。RACH接入过程的基本原理为:终端发送前导ID,基站检测出前导ID以及时间提前量(英文:Time Advanced,简写:TA)值,基站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英文:Random Access Response,简写:RAR)消息。如果终端收到的RAR中携带的前导ID和终端已经发送的前导ID一致,则使用RAR中的上行资源发送MSG3(message3),表示接入成功;若终端收到的RAR中的前导ID和已经发送的前导ID不一致,则不发送MSG3,表示接入失败。
由于现网络站点和环境的复杂,目前网络中存在高速终端接入/切换入低速小区的情况,基站根据低速小区特征检测出的前导ID与高速终端实际发送的前导ID不一致,则导致RACH接入失败,使得终端无法成功接入或者成功切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基站,用于提高终端接入基站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竞争接入过程,包括:
基站检测终端发送的前导值,若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比较多个前导值,则表示有可能为高速终端需要接入该基站,这些前导值均为该终端重传的前导值,基站则确定所当前检测到的第一前导值为目标终端发送的前导值。该第一前导值可能与该目标终端所发送的前导值不一致,基站若直接将检测到的第一前导值发送给终端,则可能将导致该终端仍然无法接入基站。为了使得该终端能够接入基站,基站可以先计算出目标终端的前导偏移量和时间偏移量。基站再生成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至少包含第二前导值和第二时间提前量TA值,以及至少包含第三前导值和第三TA值。第二前导值与基站所检测到的第一前导值相同,第二TA值与基站所检测到的与第一前导值对应的第一TA值相同,第三前导值为第一前导值与前导偏移量之和或之差。比如,将第一前导值加上前导偏移量得到的前导值,或者将第一前导值减去前导偏移量得到的值。第三TA值为第一TA值与时间偏移量之和或之差,比如,将第一TA值加上时间偏移量得到的TA值,或者将第一TA值减去时间偏移量得到的TA值。基站再将这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给目标终端。这样,只要这多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存在与目标终端所发送的前导值相同的前导值,目标终端则能够成功接入该基站。提高了终端接入基站的成功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所生成的至少两个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均携带基站为目标终端所分配的上行资源的指示信息。这样,目标终端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后,若所解析出的前导值与自己发送的前导值一致,则可以根据指示信息所指示上行资源发送上行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应用于非竞争接入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