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幼蚕用拌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0101.3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郑靖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靖方 |
主分类号: | B01F9/06 | 分类号: | B01F9/06;B01F15/00;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蚕用拌药 设备 | ||
一种幼蚕用拌药设备,涉及养蚕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搅拌桶下方设有支撑架,搅拌桶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把手,所述搅拌桶另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外设有开合板,开合板上设有固定杆,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混合片。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幼蚕用拌药设备。
背景技术:
蚕(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
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想把家蚕养好,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幼的饲养,幼蚕因为蚕体细小、蚕体单位体表面积大,幼蚕挥发体内水分和散热快,因此幼蚕要在高温潮湿的环境里才能良好的生长,但是高温潮湿的环境却又是僵病的发生条件,因此幼蚕防病以僵病为主,目前石灰粉拌毒消散等药剂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以来到如今,防僵粉配制都是手工操作的,非常的麻烦,难以拌均匀,药味又十分呛人,对人体有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便捷的一种幼蚕用拌药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幼蚕用拌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搅拌桶下方设有支撑架,搅拌桶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转盘,转盘上设有把手,所述搅拌桶另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外设有开合板,开合板上设有固定杆,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混合片;
所述支撑架为四块连接的木板和两个固定木块制成,每两块木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支撑架的四块木板分为两侧的放置板和底部的支撑板,放置板与支撑板之间还通过弹簧连接,固定木块设在放置板与支撑板连接处的一侧,放置板上设有半圆形的凹槽;
所述支撑杆焊接在搅拌桶一侧的中间位置,把手焊接在转盘上,转盘焊接在支撑杆上;
所述连接板为网格状的圆形结构,连接板嵌在搅拌桶内;
所述开合板为圆形结构,开合板与搅拌桶上设有螺纹,开合板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连接搅拌桶;
所述混合片设有四个,其中每两个混合片形状相同,混合片等距环绕排布在搅拌桶内壁上;
所述混合片中两个混合片为圆弧形结构,设有三角形开口,另外两个混合片为圆弧形结构,设有圆形的通孔;
所述搅拌桶通过螺丝紧固的放置连接混合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不同的混合片这样在时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离、搅拌,只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因为不需要高速转动,所以无需电机,而且通过电机转动的话设备的价格成本又提高了,并且产品不需要长期常年使用,配置电机也是一种浪费,支撑架通过铰链连接是能够折叠的,这样就方便折叠,闲置时不占地。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搅拌桶内部的平面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搅拌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靖方,未经郑靖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材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漆的搅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