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9889.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靳温学;付崇砚;申会杰;尚畅;申一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式 角度 可调 逃生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逃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隧道及矿山的巷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地质复杂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时有发生塌方现象,其中关门塌方现象后果最为严重,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洞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巷道、隧道施工中的坍塌现象,为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行隧道逃生管道的设置,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国内相关文件要求,隧道V级围岩段落及经风险评估处于坍方极高风险的地段和其他地段当围岩量测累计变形超过100mm时,必须设置逃生管道,以确保隧道掘进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二次衬砌与掌子面之间、掌子面距仰拱之间的安全步距不得大于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距离。在隧道掌子面与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逃生管道,随着开挖进尺不断前移,逃生管道距离开挖掌子面应不大于20m,伸入已施作仰拱段不得小于5米。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深度的隧道高度不同,需要逃生管道进行一定角度的拐弯,以适应隧道工况进行逃生,现有的逃生管道实现转弯一般采用类似水管的转交方式进行,操作十分不便,更加不适合长度较短的隧道的转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调节方便的支架式角度可调式逃生管道。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包括支架和逃生管道,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支撑框,支撑框上部间隔制有三个通孔,在两侧的通孔对应的支撑框侧壁制有销孔,在两侧的通孔内同轴滑动安装两滑杆,滑杆也制有销孔,销轴同轴穿过支撑框和滑杆的销孔内,实现滑杆与支撑框的定位,在中间的通孔内同轴安装调节杆,调节杆一侧制有啮合齿,在中间的通孔一侧的支撑框内铰装啮合轮,啮合轮与调节杆上的啮合齿啮合,旋转啮合轮来调节调节杆的高度,啮合轮同轴固装一手柄。
而且,在调节杆与两滑杆的上端端部共同固装一支撑头,支撑头中部制有V形槽,用于嵌装逃生管道,V形槽的两个对称侧壁分别对称铰装一扇形调节耳,在调节耳上间隔制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对应的支撑头上也制有多个定位孔,调节耳与支撑头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同轴对应后,同轴插入定位定位杆。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包括一个两侧高度可以调节的支架,通过摇把可以快速调节支撑头的长度,进而将管道的角度进行调节,适合不同高度的隧道变角要求,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提供的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的支撑头有两个调节耳,调节两个调节耳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的支撑,保证不同的需要,统一做一个支架后,同时适应不同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包括支架12和逃生管道1,支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支撑框9,支撑框上部间隔制有3个通孔,在两侧的通孔对应的支撑框侧壁制有销孔,在两侧的通孔内同轴滑动安装两滑杆5,滑杆也制有销孔,销轴7同轴穿过支撑框和滑杆的销孔内,实现滑杆与支撑框的定位,在中间的通孔内同轴安装调节杆4,调节杆一侧制有啮合齿8,在中间的通孔一侧的支撑框内铰装啮合轮(图中未示出),啮合轮与调节杆上的啮合齿啮合,旋转啮合轮来调节调节杆的高度,啮合轮同轴固装一手柄6,用于更加方便的旋转啮合轮。
在调节杆与两滑杆的上端端部共同固装一支撑头3,支撑头中部制有V形槽,用于嵌装逃生管道,V形槽的两个对称侧壁分别对称铰装一扇形调节耳2,在调节耳上间隔制有多个定位孔10,多个定位孔对应的支撑头上也制有多个定位孔,调节耳与支撑头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同轴对应后,同轴插入定位定位杆11,可调节V形槽开口的角度,适应不同内径尺寸的逃生管道。
本发明提供的支架式角度可调逃生管道包括一个两侧高度可以调节的支架,如果隧道长,支架可以使用两个,如果隧道短,可以在隧道上部使用一个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