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高韧性复合陶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7124.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吉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球形 硅微粉 韧性 复合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高韧性复合陶瓷。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应用广泛,复合陶瓷目前在国内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添加某些元素和/或它们的化合物来调节到在每一情况下预定的用途。例如氧化铝和氧化锆是陶瓷材料,这些材料尤其单独地或相互组合地加工成切削工具、催化剂载体或假体。然而陶瓷由于它本身的脆性,使其抗弯折能力和弹性强度不如人意,需要对其增韧,以得到良好的综合效果。
用石英矿进行机械粉碎加工后就制成为硅微粉。它又分成:熔融硅微粉和结晶硅微粉。亚纳米级球形硅微粉是指:粒径在30~900nm之间。由于纳米(1~20nm)硅微粉(导体)与硅微粉(绝缘体)的表面物化性能完全不同,所以应用领域也不同。由于球形硅微粉不同于角粉形硅微粉,其流动性好,对物体表体损伤小,而且相对于更细的纳米硅微粉又具有价格成本优势。故亚纳米硅微粉广泛应用在塑封料、有机硅、涂料、油墨、陶瓷、修补料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高韧性复合陶瓷,有效形成致密、高韧性、高强度的复合陶瓷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高韧性复合陶瓷,包括基质原料和助剂,所述基质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氧化锆65-80份
氧化铝5-10份
高岭土5-7份
锂长石3-6份
碱土金属碳酸盐3-8份
稀土金属氧化物0-0.5份
玄武岩纤维4-8份
亚纳米球形硅微粉3.5-7.5份;
所述助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硅酸钠 3-5份
乙二醇单丁醚 0.5-2份
氢氧化钡 1-2份
羧甲基纤维素 1-3份
聚乙烯纤维 0.5-1.5份
硫酸钾 1.2-2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 1.5-3份。
作为优选,所述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粒径及其分布为:粒径在区间230~450nm范围内的比例超过99%,且平均粒径在360nm以下。
作为优选,所述碱土金属碳酸盐为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玄武岩纤维平均直径在5-10μm,长度3-12mm。
作为优选,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钇和镧系元素氧化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配方简单、制得陶瓷性能好。氧化锆和氧化铝作为主要基质制得的陶瓷本身比较有韧性,高岭土、锂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增加填充铝硅酸盐成分促进熔合;玄武岩纤维增强整体结构力学性能;稀土金属氧化物提升综合性能;亚纳米球形硅微粉,以及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粒度提高体系致密度,使其熔合更紧密;助剂利于陶瓷烧结工艺的优化。本发明采取了多种韧性强化措施改进陶瓷的弹性和结构力学性能,特别是亚纳米球形硅微粉提高了陶瓷基质的紧致度,使其具有足够高的韧性、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
实施例1
一种含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高韧性复合陶瓷,包括基质原料和助剂,所述基质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氧化锆69份
氧化铝7份
高岭土6份
锂长石4.5份
碱土金属碳酸盐6份
稀土金属氧化物0.05份
玄武岩纤维5份
亚纳米球形硅微粉3.5份;
所述助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硅酸钠 5份
乙二醇单丁醚 0.5份
氢氧化钡 2份
羧甲基纤维素 1份
聚乙烯纤维 1份
硫酸钾 1.2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 2份;
所述亚纳米球形硅微粉的粒径及其分布为:粒径在区间230~450nm范围内的比例超过99%,且平均粒径在360nm以下;所述碱土金属碳酸盐为碳酸钙和碳酸锶的混合物,且其物质的量比例2:1;所述玄武岩纤维平均直径在5-10μm,长度3-12mm;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钇和镧系元素氧化物。
试验证明,本例制得的陶瓷韧性、强度、抗冲击性能、耐刮性、防腐蚀性俱佳。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吉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吉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7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