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4231.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杜鑫鑫;骆福平;王升威;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吴崇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充电方法包括:设定电池充电过程的第n个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值In;在第n‑1个充电阶段,根据以In‑1进行充电时指定时刻的电池温度和荷电状态,确定电池内阻值;根据该指定时刻的电池温度确定电池充电损耗系数;基于该指定时刻的电池内阻值和电池充电损耗系数,修正与In‑1对应的充电截止电压值Vn‑1;在该第n‑1个充电阶段,电池充电电压大于等于Vn‑1且n‑1小于设定的充电阶段总数时,进入第n个充电阶段;电池充电电压大于等于Vn‑1且n‑1等于该充电阶段总数时,停止充电。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充电方法,可以提高充电效率,避免过充或过放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以其高的能量转换率,舒适的驾驶体验及温室气体的零排放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衡量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可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更短的充电时间可以极大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速度,同时保证其中的可充电电池的充电安全和使用性能成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
目前已投放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一般均采用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快速充电,而现有大多数使用充电桩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的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恒流充电的充电方式。
对于新能源汽车中所使用的可充电电池来说,在充电末期因为可充电电池充电能力的下降,其所能承受的充电电流会随着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的增加逐步减小。因此,采用恒流充电的充电方式在给可充电电池充电时电池充电效率低,并且经常会出现“充不满”和“充太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可以提高充电效率,避免过充或过放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包括:
设定电池充电过程的第n个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值In,其中,In小于In-1,n为大于1的整数;
在第n-1个充电阶段,对电池以充电电流值In-1进行充电,根据采集的以In-1进行充电时指定时刻的电池温度和该指定时刻的电池荷电状态SOC,确定电池的内阻值;
根据该指定时刻的电池温度,并利用电池温度与电池充电损耗系数的关系,确定电池充电损耗系数;
基于电池的内阻值和电池充电损耗系数,计算在第n-1个充电阶段与In-1对应的充电截止电压值Vn-1;
在第n-1个充电阶段,当前电池充电电压达到等于Vn-1且n-1小于设定的充电阶段总数时,进入第n个充电阶段,电池充电电压达到Vn-1且n-1等于所述充电阶段总数时,停止充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电流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电池充电过程的第n个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值In,其中,In小于In-1,n为大于1的整数;
内阻确定单元,用于在第n-1个充电阶段,对电池以充电电流值In-1进行充电,根据采集的以In-1进行充电时指定时刻的电池温度和该指定时刻的电池荷电状态SOC,确定电池的内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4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性土壤改良剂
- 下一篇:一种煤内热低温干馏的干熄焦煤气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