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2981.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磊;黄思扬;贺君君;李法财;朱伟宁;陈凯;朱兴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002 | 分类号: | A61K39/002;A61P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防 弓形虫 感染 减毒活 疫苗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弓形虫减毒活疫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其感染。怀孕期间感染弓形虫,弓形虫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到胎儿继而引起孕妇妊娠期流产、早产、胎儿畸形、死产及阻碍幼儿的正常生长,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生育健康。弓形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大、宿主谱广,该疾病在急性期尚可用药物控制,一旦转为慢性期,目前无药可医。研制弓形虫疫苗迫在眉睫,利用疫苗防控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
目前,正在研究的弓形虫疫苗的类型主要包括全虫(灭)活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等活载体疫苗和蛋白及DNA疫苗等,其中重组亚单位疫苗或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该疫苗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产量高,不会产生免疫病理反应等优点,已研制成功的该类疫苗,如以猫白血病病毒(FeLV)的gp70重组蛋白为抗原,以铝胶和皂角苷(QS21)为佐剂制备的抗猫白血病病毒疫苗,已经在美国和欧洲批准上市销售。在抗弓形虫疫苗的研究中,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也较为迅速,这些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在抗弓形虫感染试验中表现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DNA疫苗可经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多种途径接种,方式多样便于操作。当接种DNA疫苗后,重组质粒直接被体细胞摄取并表达分泌出抗原蛋白,成为内源性抗原,与MHC Class 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 I分子复合物,并递呈至细胞表面,与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结合。但上述研究均没有重大进展,不能够有效的防控弓形虫病,在小鼠实验中仅仅能够延长存活时间,不能达到保护作用。为了增强免疫效果,提高免疫保护率,减毒活疫苗作为弓形虫疫苗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国际上仅有的能上市的弓形虫减毒活疫苗是S48,但是它仅限于对当地的山羊和绵羊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及其应用,该减毒活疫苗对于弓形虫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及先天性感染均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不仅能够预防弓形虫的正常感染,同时能够有效阻断弓形虫通过母婴途径进行的垂直传播,是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疫苗,可用于预防弓形虫的慢性感染、急性感染已及先天性感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为以PBS作为溶剂制成的弓形虫弱毒虫株RHΔGRA17速殖子混悬液。
上述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可应用于急性弓形虫感染的免疫保护。
上述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可应用于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的免疫保护。
上述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可应用于慢性弓形虫感染的免疫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弓形虫感染的减毒活疫苗,确立了其免疫剂型,探明了该疫苗的免疫接种程序及接种量,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其对于弓形虫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及先天性感染均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不仅能够预防弓形虫的正常感染,同时能够有效阻断弓形虫通过母婴途径进行的垂直传播,是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疫苗,可用于预防弓形虫的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以及先天性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RHΔGRA17弱毒疫苗免疫小鼠攻虫后存活时间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为RHΔGRA17弱毒疫苗免疫小鼠攻20个PRU包囊后存活时间及脑包囊数示意图;
图3为RHΔGRA17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图3A为免疫25天时IgG及IgG1和IgG2的抗体水平示意图,图3B为免疫70天时IgG、IgG1和IgG2的抗体水平示意图;
图4为免疫小鼠各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示意图,其中图4A-图4D分别为免疫小鼠IFN-γ、IL-12、IL-2、IL-10的浓度示意图。
图5为免疫小鼠感染RH后腹水(图5A、图5C)及血清(图5B、图5D)中的Th1型细胞因子(IL-12(图5A、B)和IFN-γ(图5C、D))的表达水平示意图;
图6为免疫母鼠中脑包囊的数量示意图;
图7为怀孕期间免疫小鼠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示意图,其中图7A-图7D分别为怀孕期间免疫小鼠IFN-γ、IL-12、IL-2、IL-10的表达水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