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1901.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仁;刘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仁;刘悦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F16L59/02;B32B5/02;B32B15/04;B32B15/18;B32B27/06;B32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衬 耐磨 隔热 保温 复合 油管 | ||
1.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所述油管的两端加工有外螺纹,油管与油管用油管接箍(12)联接并拧紧后下井使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管(1)内固定嵌装一承压内管(2),在承压内管(2)外壁均匀包裹一层隔热保温层(3),在隔热保温层(3)的外层均匀地搭接缠绕隔热保温层定型保护带(4),将承压内管(2)外侧包裹完隔热保温层并缠绕完隔热层定型保护带后,将其一并穿入油管(1)内;在所述的油管(1)及承压内管(2)靠近油管接箍(12)的一端设置有防下滑强制密封装置,防下滑强制密封装置分别由相邻直接套在承压内管(2)上的固定钢圈(7)、防承压内管下滑定位环(6)、密封胶圈(5)及承压内管(2)被强制扩管后所形成有一定斜度的变径段联合组成;在所述的油管(1)及承压内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强制密封装置,该装置是由密封胶圈(10)与承压内管(2)经强制扩管后所形成有一定斜度的变径段组成;在所述油管(1)中,通过在靠近油管接箍(12)的一端设置的防下滑强制密封装置及在油管另一端设置的强制密封装置将承压内管(2)、隔热保温层(3)固定在油管(1)内;在所述承压内管(2)的内侧再固定嵌装防偏磨衬管(9),且所述的防偏磨衬管(9)长度大于承压内管(2)和油管(1),防偏磨衬管(9)的两端端面封头后突出在承压内管(2)和油管(1)端面之外,在对防偏磨衬管(9)突出端面进行封头前,将承压内管(2)的端部变径管段与防偏磨衬管(9)之间凹进部分填充承压填料(8),之后进行最后的防偏磨衬管端面封头;在所述的油管与油管通过油管接箍(12)联接时,在两根油管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有密封胶圈(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内管(2)选用高强度承压材料制作,包括无缝钢管、玻璃钢管或塑料中夹钢骨架的复合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保温层(3)是将隔热保温材料套装在一个防水、隔辐射热的绝热套袋(13)中成为一整体,然后均匀包裹在承压内管(2)外侧形成所述的隔热保温层(3),所述的隔热保温材料选用保温性能较好的隔热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保温层定型保护带(4),选用抗拉力强的纤维带或钢带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管(1)及承压内管(2)靠近油管接箍(12)的一端设置有防下滑强制密封装置,该装置是将固定钢圈(7)焊接在油管(1)内壁的设定位置上,再将用增强尼龙制作的防承压内管下滑定位环(6)、用丁晴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密封胶圈(5)套装在固定钢圈(7)的上端,最后在承压内管(2)的最上端通过液压扩管设备将该处的承压内管(2)及密封胶圈(5)由较细的外径强制扩大到较粗的外径,扩管变径后所形成有一定斜度的变径段位于固定钢圈(7)之上的防承压内管下滑定位环(6)对应处,以完成该处的强制密封及防止承压内管(2)下滑的防下滑强制密封装置的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管(1)及承压内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强制密封装置,该装置是将用丁晴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的密封胶圈(10)安装在油管(1)与承压内管(2)之间,然后通过液压扩管设备将该处的承压内管(2)及密封胶圈(10)由较细的外径强制扩大到较粗的外径,以在该处形成有一定斜度的承压内管变径管段并压缩密封胶圈,完成强制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偏磨衬管(9)和填充的承压填料(8)所选用材料为具有耐磨、防腐、防结蜡、防结垢性能的热缩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管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耐磨、隔热保温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油管与油管通过油管接箍(12)联接时,在两根油管之间的间隙中安装有用丁晴材料制作的密封胶圈(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仁;刘悦,未经刘兴仁;刘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