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火炉油液过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1358.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德;傅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群展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炉油液 过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淬火炉油液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机械零件的淬火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因此,严格控制淬火质量成为提高产品的关键。零件淬火后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如硬度不足、变形、开裂等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淬火介质使用不当所致。
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主要决定于钢的淬火冷却,钢的淬火介质最常用的是淬火油和水基淬火剂。在大多数情况下,合金钢常采用油淬,其原因是油的冷却速度比较慢,工件不至于产生过大的热处理畸变而增加后续精加工的难度。
常用的淬火炉油槽内容易堆积油污,产品加工过程中容易受热不均匀,使得产品奥氏体成分不均匀,碳化物溶解不足或者亚共析钢中铁素体未全部溶入奥氏体中,零件表面存在氧化皮和盐渣也可造成零件表面硬度的不均匀,使得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淬火炉油液处理系统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淬火炉油液过滤系统,以去除产品表面油污,使产品受热均匀,产品质量稳定,并回收油液,循环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淬火炉油液过滤系统,包括进料机构、清洗机构、输送机构以及过滤机构,进料机构与清洗机构连通,由进料机构将产品送入清洗机构进行清洗处理,清洗机构与输送机构连通,由输送机构对清洗处理后的产品进行输送,输送机构与过滤机构连通,清洗机构及输送机构内的油液进入过滤机构内,由过滤机构对清洗后的油液进行过滤处理,其中:
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输送带,进料输送带向斜上方延伸,其底端与产品储存设备连通,其顶部与脱油送料架连通,产品经进料输送带到达脱油送料架上,脱油送料架上设有初级传送网带与次级传送网带,初级传送网带与进料输送带连通,进料输送带上的产品送至初级传送网带上,次级传送网带位于初级传送网带下方,初级传送网带上的产品跌落至次级传送网带上;
进料输送带、初级传送网带及次级传送网带外部设有罩壳,脱油送料架上设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罩壳连通,由鼓风机向罩壳内鼓风,使进料输送带、初级传送网带及次级传送网带上的产品与油液分离,分离后的油液从进料输送带、初级传送网带及次级传送网带漏出。
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槽,清洗槽位于进料机构末端,清洗槽与煮水炉连通,由煮水炉向清洗槽供应热水,清洗槽内设有搅拌页,由搅拌页对清洗槽内的产品进行清洗,使产品与油液分离。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箱,输送箱内设有一组托辊,托辊上设有传送带,产品随传送带移动,输送箱底部具有流槽,传送带位于流槽上方,流槽一端与清洗机构连通,其另一端与过滤机构连通,清洗机构内的油液经流槽进入过滤机构,产品上的水及油液从传送带漏出,汇集至流槽内,输送箱的入口端设有冷风机,冷风机的出风口指向输送箱内部,由冷风机向输送箱内的产品进行冷却处理,输送箱的出口端设有排风机,由排风机将输送箱内的废气排出。
过滤机构包括集油槽,集油槽与输送机构连通,清洗机构及输送机构内的油液进入集油槽内,集油槽顶部设有滤油器,滤油器的入口通过吸油管与集油槽连通,集油槽内的油液经吸油管进入滤油器内,滤油器上设有离心转盘,滤油器内的油液进入离心转盘内进行离心分离处理,离心转盘的出口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伸入集油槽内,使分离后的油液回流至集油槽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系统在热处理淬火装置上加装,使油液与产品分离,产品在炉内淬火时受热均匀,加强产品彼此接触的热能量传递,使得奥氏体分布均匀,表面不易出现脱碳层或存在有氧化皮、锈斑等情况,并对油液进行收集后过滤处理,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淬火炉油液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群展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群展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薄壁压力容器外压稳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处理铁铬铝冷轧带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