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参通脉方在抗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067.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2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杨栋强;孙洁;司春婴;高爱社;茹煜华;李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P9/10;A61P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45004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 通脉方 老年性 主动脉 钙化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丹参通脉方在抗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主动脉瓣钙化及其进展导致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属于老年性瓣膜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瓣膜钙化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瓣膜钙化多见于6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合瓣膜退行性变的特点,认为老年性钙化性瓣膜病的病因,可能与老年人全身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代谢紊乱有关。业已证明,衰老的过程常伴有细胞内钙含量增加,钙跨膜分布梯度降低,钙从骨骼向软组织转移,因而骨钙与血钙梯度和细胞外钙与细胞内钙梯度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内钙含量增加而产生功能障碍。这种钙转移可能与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有关。
主要发病机制包括:内皮细胞损伤、脂蛋白沉积、慢性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重构等。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心瓣膜及其支架长期经受血流不断冲击、磨损及机械应力作用,可能是其致病基础,特别是在主动脉压力增高者。还有学者认为,遗传也可能与瓣膜钙化有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瓣膜钙化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目前对主动脉瓣钙化,尚无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手术或介入治疗换瓣仍是治疗首选。
治疗手段包括: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据国外统计资料,65岁以上老年人手术存活率可达85%~95%,5年存活率达60%。若合并冠心病应在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同时进行冠脉搭桥术。Blakemen等对100例75岁以上主动脉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研究,单纯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44例,同时进行冠脉搭桥术56例,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存活率71%。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性主动脉瓣病唯一选择,并已成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主动脉瓣置换术可明显改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高龄不应成为这种手术的禁忌证。
经皮穿刺球囊瓣膜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瓣膜狭窄的新技术,Cribier等报告应用该法治疗92例严重钙化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从9.98±3.46kPa降至3.99±1.73kPa,平均主动脉瓣口面积增加1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6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出院时58例转为Ⅰ~Ⅱ级。
手术期少数病人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体循环栓塞、心脏破裂伴心包填塞。部分病人发生严重瓣膜反流、穿孔、撕裂、心律失常等。
因此提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球囊扩张的适应证是:①严重瓣膜狭窄需紧急进行非心脏手术者;②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伴明显心功能不全者,宜先行球囊扩张术,为瓣膜置换创造有利条件;③二尖瓣尚柔软的患者;④外科手术风险极大的患者。
主动脉瓣去钙化术
McBride等应用超声声能对22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行去钙化术,结果主动脉瓣口面积成倍加大,平均跨瓣压差下降到术前的1/3。King等总结分析了92例主动脉瓣去钙化术结果,平均随访7年,心功能改善61%。Worley用电液压冲击波去除沉积于狭窄瓣膜上的钙化块获得成功。
去钙化术的优点是:①可改变瓣膜的解剖结构,恢复瓣膜功能;②术后可获得较低跨瓣压力阶差;③不需抗凝,血栓栓塞发生率低;④心内膜炎发生率低。缺点是狭窄易复发,且技术操作有一定难度。
去钙化术的指针是:①75岁以上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②主动脉瓣和(或)瓣环钙化;③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伴有严重冠心病;④左室功能差,射血分数<0.25;⑤不能作抗凝治疗的患者。
由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且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无疑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对主动脉瓣钙化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探讨新的防治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