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用调水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8637.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妍;王永苓;何家瑞;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12;A23K10/22;A23K10/30;C02F1/5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调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调水剂。
背景技术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水体自身和外源污染加剧,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产生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生态养殖,尤其是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水产养殖用调水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调理水产养殖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大幅度的提高养殖成活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产养殖用调水剂,每110~700mL灭菌水中含有40~100g油糠;40~100g鱼粉;1*1013~6*1015个发酵菌种;所述发酵菌种为蜡样枯草芽孢杆菌。
优选的,每150~500mL灭菌水中含有50~80g油糠;50~80g鱼粉;5*1013~4*1015个发酵菌种。
优选的,每250~350mL灭菌水中含有60~65g油糠;60~65g鱼粉;1.5*1014~2.5*1015个发酵菌种。
优选的,每300mL灭菌水中含有62.5g油糠;62.5g鱼粉;2*1014~2*1015个发酵菌种。
优选的,将各原料混合后,在35~45℃下好氧发酵35~45h;优选的,发酵前,发酵菌种的浓度为107~109个/mL。
优选的,将各原料混合后,在40℃下好氧发酵40h。
本发明同时提供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用调水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本发明也提供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用调水剂的使用方法,放养殖苗之前,按照7~13ppm进行全池泼洒,泼洒至少3天后可以投放养殖苗。
优选的,所述养殖苗为虾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水产养殖用调水剂,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所述的调水剂价格低廉;可用于水产养殖中水环境的调节,有效控制水体内弧菌等有害菌的数量、并且调理水产养殖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大幅度的提高养殖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发酵菌种的调配: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糖蜜10毫升、灭菌水90毫升,静置待用,挑取蜡样芽孢杆菌菌种于上述培养基中,30摄氏度下摇瓶培养24小时,之后采用同样的培养基扩大培养,备用,发酵菌的浓度108个/ml。
将油糠鱼粉分别使用研磨机研磨成粉状,通过40目筛网,保存备用。
调水剂的配置,于50升搅拌槽中分别加入6.25Kg研磨过筛的油糠和鱼粉、20L菌种发酵液和10L灭菌水充分搅拌混匀,分装于100个灭菌塑料容器中,于40℃下好氧发酵40h,发酵菌的浓度1013个/ml;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水产养殖用调水剂。
实施例二
调水剂的配置,于50升搅拌槽中分别加入5g研磨过筛的油糠和鱼粉、20L菌种发酵液和10L灭菌水充分搅拌混匀,分装于100个灭菌塑料容器中,于40℃下好氧发酵40h,发酵菌的浓度1012个/ml;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水产养殖用调水剂。
实施例三
调水剂的配置,于50升搅拌槽中分别加入7Kg研磨过筛的油糠和鱼粉、20L菌种发酵液和10L灭菌水充分搅拌混匀,分装于100个灭菌塑料容器中,于40℃下好氧发酵40h,发酵菌的浓度1013个/ml;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水产养殖用调水剂。
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得到的调水剂,进行效果验证,放虾苗前按照10ppm(指的是蜡样芽孢杆菌浓度)进行全池泼洒,泼洒至少3天后可以投放虾苗,从初次泼洒开始计算,之后每15天按照具体情况进行泼洒调水剂(保持蜡样芽孢杆菌浓度的范围105~106个/mL)。
对比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