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误报率的光缆振动传感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8075.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向沸洪;杨玉娟;潘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国深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G08B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误报率 光缆 振动 传感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误报率的光缆振动传感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抵挡不住诱惑、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越来越多,导致被盗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和公共利益,防盗安防技术应运而生,也在根据现有技术不断的发展完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的防盗技术一般都是通过红外线进行感知和磁簧开关进行通断控制的组合,来实现感知不明物体进入房间内部或者门窗被强行开启的目的。上述的防盗技术手段或装置中,红外线感知物体的灵敏度比较低,容易造成误报警或是漏报警的问题,从而导致个人的财产安全或是公共利益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误报率的光缆振动传感报警装置,其将振动光缆进行铺设,采集器对振动光缆进行感应其的输出信号的变化,判断是否有人入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误报率的光缆振动传感报警装置,其中,包括处于监控室内的报警主机及处于监控室外的若干个振动传感机构;所述报警主机与所述振动传感机构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振动传感机构包括振动光缆、采集器和光缆终端盒,所述振动光缆的一端与所述采集器连接,所述振动光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光缆终端盒连接;所述采集器内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振动光缆发送激光信号的激光器、用于接受所述振动光缆发出的输出波形光信号的光探测器、用于将所述光探测器传输来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光电转换器传输来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报警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采集器内设置有用于发送报警信号且与所述报警处理器连接的无线发射器,所述报警主机内设置有用于接受所述无线发射器发送的报警信号的无线接收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器内设置有用于滤除频率为20HZ~200HZ的振动信号的频率过滤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器内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频率过滤器的滤除频率大小的频率设置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振动信号持续时间的检测器和用于对振动次数进行统计的事件计数器,所述检测器、事件计数器均与所述报警处理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持续时间大于5秒,且同时所述事件计数器每秒统计的振动次数大于2次时,所述报警处理器控制所述无线发射器发送报警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主机上设置有均与所述无线接收器连接的警示机构和显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相连接的设置在所述报警主机的内部的继电器和设置在所述报警主机上的指示灯;所述显示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显示屏和存储有电子地图信息的存储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铁艺围栏上铺设振动光缆时,所述采集器和光缆终端盒均固定连接在铁艺上,所述振动光缆以走S型的形式连接在所述铁艺围栏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铁丝网围栏上铺设振动光缆时,所述采集器和光缆终端盒均固定连接在铁丝网围栏上,所述振动光缆以直线形式连接在所述铁丝网围栏上。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围墙上铺设振动光缆时,所述采集器和光缆终端盒连接在
围墙的内侧离地1.5~2米的高度处,在围墙的外侧采用平行线型方式在墙面上铺设两道所述振动光缆。
在本发明中,振动光缆进行铺设,绕在围栏或围墙上,激光器向振动光缆发送激光信号,当有人入侵时,振动光缆的输出波形光信号会发生改变,光探测器接受这发生改变的输出波形光信号,光电转换器将该发生改变的输出波形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报警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还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为有人入侵,如果判断为有人入侵,使报警主机进行报警警示;本发明将振动光缆进行铺设,采集器对振动光缆进行感应其的输出信号的变化,判断是否有人入侵,检测判断率高且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采集器的内部连接框图;
图3为在本发明中人入侵时产生的振动信号;
图4为在本发明中车辆经过产生的振动信号;
图5为在本发明中5~7级大风时产生的振动信号;
图6为在本发明中动物及树枝撞时产生的振动信号;
图7为在本发明中下冰雹时产生的振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国深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国深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