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6258.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君;李青;张克俭;梅进京;李兆廷;任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5/16 | 分类号: | C03B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0500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退火 工序 传送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其中,传送装置通过辊(1)将玻璃带(5)牵引至退火窑(27),玻璃带包括位于中间的有效板面(6)和位于有效板面两侧的边部(8),辊上沿周向开设有能够径向出气的多个气孔(7),以在有效板面与辊之间形成气体隔绝。辊在转动时,总有能够朝上出气的气孔,此时气体能够将有效板面托起,与辊之间形成气体隔绝,同时玻璃带的边部与辊接触,通过二者间的摩擦力使得玻璃带能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有效板面因为与辊接触而产生划伤、咯伤等问题,而由于浮法玻璃通过拉边机拉边成型,需要切掉玻璃带的边部,这就使得边部产生的划伤、咯伤等缺陷不会影响玻璃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浮法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或消除玻璃制品中残余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在熔融玻璃通过成型装置进行成形后,采用使玻璃制品按设定的温度制度降至常温的退火工序。对于浮法玻璃生产线来说,熔融玻璃通过例如锡槽等成型装置成形后,玻璃带经过渡辊牵引离开锡液面进入退火工序。浮法玻璃的退火工序中,通常玻璃带由辊道支承,并随着辊道的转动前进,经过过渡辊台进入到退火窑中。随着浮法成型技术的突破,电子玻璃(电子玻璃一般是指液晶和触摸屏用基板、存储器用基板、光掩膜基板等,厚度在0.1-2mm的超薄玻璃)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浮法成型技术,电子玻璃对玻璃表面质量要求极为苛刻,普通意义上的辊道支承传输很难满足电子玻璃的表面质量要求,辊道支承传输容易造成玻璃表面的微细划伤等缺陷。在相关的技术中,都是在过渡辊台处解决玻璃板的划伤、咯伤等缺陷,但退火窑内的辊也会对玻璃造成划伤、咯伤缺陷,尤其当退火窑辊受到污染时,对玻璃板的质量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该辊能够避免玻璃板在退火工序受到划伤、咯伤等。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该装置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可以避免玻璃板在退火工序受到划伤、咯伤等。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方法,以解决玻璃板在退火工序受到划伤、咯伤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用于将玻璃带牵引至退火窑,所述玻璃带包括位于中间的有效板面和位于所述有效板面两侧的边部,所述辊上沿周向开设有能够径向出气的多个气孔,以在所述有效板面与所述辊之间形成气体隔绝。
可选地,所述多个气孔沿辊周向均匀开设。
可选地,所述气孔为多列,并且沿所述辊的轴向均匀排布,多个所述气孔形成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有效板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玻璃带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辊为实心辊,所述实心辊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气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进气道。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的一端用于与气体充入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形成在所述辊上的隔断封闭。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的用于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通的一端连接有气体分配器,所述气体分配器安装在所述辊的端部,所述气体分配器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道连通的孔,并使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排出。
可选地,所述辊为中空辊,所述中空辊中插入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用于与气体充入装置连通,并能够朝上吹气,以使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中排出。
可选地,所述辊和所述进气装置之间连接有密封条,以使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和朝向上方的气孔之间形成基本封闭的腔室,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气装置上,另一端滑动地抵顶在所述中空辊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进气装置的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通的一端连接有气体分配器,所述气体分配器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进气装置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6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