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木颗粒炉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5552.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星;张小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炉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F23C7/00;F23K3/00;F23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65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颗粒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木颗粒炉的智能控制系统,由加料控制模块(100)、点火控制模块(200)、自动清灰模块(300)、温度控制模块(400)、中央控制模块(500)、报警模块(600)、原料分析模块(700)和数据库模块(800)组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木颗粒炉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燃烧室内的燃木颗粒原料情况实现自动加料和自动点火,能够根据室温情况调节风速和燃烧盒内原料的燃烧情况实现自动温控,能够在原料燃烧过程中实现自动清灰,能够根据燃料的燃烧情况调节燃烧状态,能够在燃木颗粒炉出现异常情况下实现自动报警,并且能够通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积累进行自动更新,实现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成长,同时实现对燃木颗粒炉的智能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木颗粒炉的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炉是指独立或者就墙砌成的室内取暖设备,以可燃物为能源,内部上通烟囱。根据燃烧物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燃煤型;2)燃木型;3)燃木颗粒型:4)燃酒精型。
燃木颗粒炉主要利用木头、秸秆、玉米杆、垃圾等颗粒的燃烧产生出热能并达到取暖效果,适用于没有燃气供应的地区家庭。
燃木颗粒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1)由于燃烧用的颗粒燃料由于来源不同、储运条件不同等,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壁炉空气流通量和含氧量影响的燃烧效率也不同,因此造成壁炉无法全自动的适应燃料和控制环境,壁炉燃烧温度波动大,燃料燃尽率低,造成燃料浪费。
2)在颗粒燃料燃烧时,由于燃料表面灰烬的覆盖,影响燃料与空气中与氧的充分接触,燃料无法良好燃烧,造成燃料浪费。
3)点火棒、传感器等原件,如果出现故障,则会出现完全无法使用或失控导致不断加热甚至造成火灾风险。
4)现有的燃木颗粒炉有送热风电机和送料电机,却没有吸风电机,导致含氧空气无法及时补充进入炉内,造成燃料燃烧不充分,燃烧慢甚至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5)由于普遍采用直流电机,自身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护麻烦,维修成本高;电机调速时速度变化率高,导致送出的热风气流不稳,温度不均匀。调速范围有限,存在失控区。启动时力矩不足,启动不平滑,电机容易损坏。
6)燃烧送料当前控制系统仅仅根据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别进行送料,燃料缺少氧气未充分燃烧或本来炉内温度很高只是热空气未及时送出炉内时,只会导致燃料浪费和后期出风高温过冲太大,使用者及其不舒服。
7)点火棒电子点火器的每次放电的电压高达1.5万伏,对产生高压的线圈有很高的要求,线圈在这样的高压下,很容易造成内部高压击穿,一般电子点火器的寿命正常使用接近千万次量级,在连续频繁工作,状态下使用寿命比较低。
8)当前控制系统余料判断多采用光电原理,在炉子燃烧的烟尘环境中容易失效误判断,在燃料靠近燃料斗一边非均匀分布没遮挡光电原件时,也会造成余料判断错误。
9)没有累积料统计功能,使用者无法对燃料的长期使用情况进行估算评估。
10)如果炉门未关或被未成年人无意打开,则存在潜在的火灾或烫伤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燃木颗粒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燃木颗粒炉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燃烧室内的燃木颗粒原料情况实现自动加料和自动点火,能够根据室温情况调节风速和燃烧盒内原料的燃烧情况实现自动温控,能够在原料燃烧过程中实现自动清灰,能够根据燃料的燃烧情况调节燃烧状态,能够在燃木颗粒炉出现异常情况下实现自动报警,并且能够通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积累进行自动更新,实现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成长,同时实现对燃木颗粒炉的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煤颗粒炉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炉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炉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