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830.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白重炎;刁瑛;白雪;张向前;栗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红枣 裂果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枣树是一种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小乔木,枣树比较抗旱,需水不多,适合生长在贫瘠的土壤,红枣果实从形成到果实成熟时间段大致为7月~9月,该段时期雨水量较大,易致使红枣果实表面裂开长缝,使果肉外露,随后裂果腐烂变酸,不能食用,降低了红枣质量;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一般通过修剪枝条,增大通风透光,使红枣表面迅速干燥来减少发病或者幼果座果后及时灌溉,以促进果实正常发育,防止裂果现象发生,而采用复合肥对其进行防裂果的情况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通过在红枣成熟期进行施肥,能够有效降低红枣裂果率,增加红枣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硝酸钾38~41%,硝酸铵33~35%,硫酸镁7~8%,磷酸二氢钾5~6%,无水氯化钙8~10%,碘化钾0.005~0.03%,硼酸0.1~0.15%,硫酸锰0.4~0.6%,硫酸锌0.1~0.3%,钼酸钠0.001~0.01%,五水合硫酸铜0.0005~0.001%,六水合氯化钴0.0005~0.00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1%,七水合硫酸亚铁0.1~1%,肌醇1~3%,甘氨酸0.01~0.1%,盐酸硫胺素0.001~0.003%,盐酸吡哆醇0.005~0.15%,烟酸0.005~0.15%,以上各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以下各组分:
硝酸钾38~41%,硝酸铵33~35%,硫酸镁7~8%,磷酸二氢钾5~6%,无水氯化钙8~10%,碘化钾0.005~0.03%,硼酸0.1~0.15%,硫酸锰0.4~0.6%,硫酸锌0.1~0.3%,钼酸钠0.001~0.01%,五水合硫酸铜0.0005~0.001%,六水合氯化钴0.0005~0.00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4~1%,七水合硫酸亚铁0.1~1%,肌醇1~3%,甘氨酸0.01~0.1%,盐酸硫胺素0.001~0.003%,盐酸吡哆醇0.005~0.15%,烟酸0.005~0.15%,以上各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步骤2,配制试剂,具体方法如下:
将步骤1中称取的硝酸钾、硝酸铵、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无水氯化钙、碘化钾、硼酸、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钠、五水合硫酸铜及六水合氯化钴一起添加到容器A中,加水稀释,即得到试剂A;
将步骤1中称取的七水合硫酸亚铁添加到容器B中,加水稀释,即得到试剂B;
将步骤1中称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及烟酸一起添加到容器C中,加水稀释,即得到试剂C;
步骤3,将步骤2中分别配制的试剂A、试剂B、试剂C一起添加到容器D中,加水稀释至质量浓度为0.47%,混合均匀后即得到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试剂A中用于稀释的水的质量为硝酸钾、硝酸铵、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无水氯化钙、碘化钾、硼酸、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钠、五水合硫酸铜及六水合氯化钴总质量的15倍。
试剂A的保存温度为常温。
试剂B中用于稀释的水的质量为七水合硫酸亚铁的质量的15倍。
试剂B的保存温度为常温。
试剂C中用于稀释的水的质量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及烟酸总质量的15倍。
试剂C的保存温度为0~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包含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经过合理的配比,使其营养元素可满足红枣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使红枣营养充沛,促进了红枣果皮韧性增加,在雨季果实吸收水分后,不会引起果实果皮破裂,降低了红枣裂果率,增产增收;本发明防治红枣裂果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未经延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持式说明书输送装置
- 下一篇:包装机用轨道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