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4625.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健;赫英海;胡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51;H04L12/753;H04L12/7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路径 确定 方法 节点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节点,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路径与目的节点到源节点的传输路径不同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第一节点确定第一候选路径组;在第一候选路径组包括两条以上第一候选路径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候选路径组中所包括的所有第一候选路径的节点信息,按照预设的第一规则,从至少一条第一候选路径内选择第一路径;当第一路径的源节点为第一节点时,确定第一路径为传输路径;当第一路径的源节点为第二节点时,确定第二路径为传输路径,其中,第二路径为第一路径的反向路径。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确定传输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节点。
背景技术
移动回传网络是基站到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网络,比如,对于2G网络,就是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到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之间的网络,对于3G网络,就是基站(NodeB)到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之间的网络,对于4G网络,就是演进型基站(eNodeB)到核心网之间的网络。移动回传网络包括段路由器(Segment Router,SR),主要作为针对大客户的专线接入网关、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络边缘路由器(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Network edge router,MPLS VPN PE)以及组播业务网关。段路由器使用路径标签机制来指定报文通过的网络路径,形成拓扑信息,即每个段路由器分配固定的、32位的标签,类似于在MPLS的3层VPN,然后,段路由器通过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IGP),例如路由协议(例如,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System,IS-IS)、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或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并基于最短路径算法将标签和拓扑信息延伸传播至整个网络中,生成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隧道。但是,通过IGP扩散标签生成的SR BE隧道,无法保证严格的双向同径。示例的,如图1所示,源节点A根据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得到,源节点A至目的节点B的隧道可以是源节点A经过中间节点C到目的节点B,目的节点B根据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得到,目的节点B到源节点A的隧道可以是目的节点B经过中间节点D和中间节点E到源节点A。然而,为了保证两个节点之间双向传输一致性,需要使两个节点之间保持双向路径同径。因此,如何保证两个节点之间双向同径是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节点,解决了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不同的问题。有效保证了SR隧道双向路径同径,保证了双向传输一致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