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动物用雾霾环境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4139.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4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沙保勇;林毅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01N1/22;G01N15/02;G01N15/06;G01N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胡燕恒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动物 用雾霾 环境模拟 装置 | ||
1.一种实验动物用雾霾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雾霾产生装置、雾霾模拟环境染毒装置(10)及雾霾检测装置,所述雾霾检测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有计算机信号交互反馈控制装置,所述雾霾检测装置包括气体取样管(3),所述气体取样管(3)的一端与雾霾模拟环境染毒装置(10)连通,所述气体取样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收集器(8),所述气体收集器(8)通过管道连接有大气质量检测仪(9),所述大气质量检测仪(9)通过导线与所述计算机信号交互反馈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雾霾产生装置包括雾霾成分陈化器(7)、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及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所述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及所述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雾霾成分陈化器(7)保持连通,所述雾霾产生装置还包括空气泵(1),所述空气泵(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及所述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雾霾成分陈化器(7)通过管道与所述雾霾模拟环境染毒装置(10)连通;所述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及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的进气口处均设有气源净化装置;所述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及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的出气口处均设有控制流量的电磁阀,所述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及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分别与所述雾霾成分陈化器(7)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控制启闭的电磁阀;
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4)包括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内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器(4-2),所述超声波雾化器(4-2)上设有加料管道(4-3),所述加料管道(4-3)的一端与超声波雾化器(4-2)连通,所述加料管道(4-3)的另一端穿过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上连接有空气输入管道(4-4),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通过空气输入管道(4-4)与空气泵(1)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还连接有气溶胶输出管道(4-5),所述超声波水雾气溶胶产生装置外壳(4-1)通过气溶胶输出管道(4-5)与雾霾成分陈化器(7)连通;
所述粉末气溶胶产生装置(5)包括粉体流化瓶(5-1),所述粉体流化瓶(5-1)的侧壁上设有粉末气溶胶输出管道(5-2),所述粉末气溶胶输出管道(5-2)的一端与粉体流化瓶(5-1)连通,所述粉末气溶胶输出管道(5-2)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溶胶稀释瓶(5-3),所述粉末气溶胶输出管道(5-2)的端部位于气溶胶稀释瓶(5-3)内,所述粉末气溶胶输出管道(5-2)位于气溶胶稀释瓶(5-3)内的端部设有盖帽(5-4),所述盖帽(5-4)上设有通孔,所述气溶胶稀释瓶(5-3)的外壁上还开有低浓度气溶胶出气口(5-5),所述低浓度气溶胶出气口(5-5)通过管道与雾霾成分陈化器(7)连通,所述粉体流化瓶(5-1)内部竖直设有气体冲击管(5-6),所述气体冲击管(5-6)的顶部开口的直径不小于底部开口的直径,所述气体冲击管(5-6)的顶部端口通过管道穿过粉体流化瓶(5-1)外壁并与空气泵(1)的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用雾霾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废气产生装置(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电热点火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燃烧腔,所述壳体外壁上还设有气体冷凝干燥管(6),所述气体冷凝干燥管(6)包括水平放置的管体(6-1),所述管体(6-1)的一端设有燃烧废气进气口(6-2),所述燃烧废气进气口(6-2)通过管道与壳体连通,所述管体(6-1)的另一端设有燃烧废气出气口(6-3),所述燃烧废气出气口(6-3)通过管道与雾霾成分陈化器(7)连通,所述管体(6-1)外壁的顶部设有半导体制冷片(6-5),所述管体(6-1)底部设有冷凝液排液管(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医学院,未经西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1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三层式蛋鸡笼养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心电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