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布机的开口装置中的轴承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1520.2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浩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3C13/00 | 分类号: | D03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青炜;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布机 开口 装置 中的 轴承 管理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织布机的开口装置中的轴承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装置。不设置检测轴承的负载变动的传感器就能掌握将伴随开口装置的运转而产生的轴承的负载变动考虑在内的寿命。电子开口装置(1)具备多个综框(3)以及由多个开口马达(7)和连结机构(27)构成的多个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具有轴承(14、17、20、24、26)等。在织布机的运转开始后,使用根据织布机的织物规格以及织布机的机台规格计算的施加于上述各轴承的负载、根据以上述负载进行编织时的转速以及织布机的运转时间计算的施加于开口装置的上述各轴承等的平均负载、以及从运转开始起的开口马达的平均转速,计算上述各轴承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织布机的开口装置、特别是利用一个开口马达单独驱动一个综框的开口装置中的轴承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多个综框和多个开口马达并利用一个开口马达单独驱动一个综框的织布机的开口装置(以下称为电子开口装置)中,开口马达与综框之间通过连结机构连结。连结机构具备与开口马达连结的减速器、偏心轮、连结杆、开口杠杆以及将开口杠杆与综框之间连结的连杆。
而且,在开口马达的马达轴、减速器以及偏心轮的支承部、偏心轮与连结杆的连结部、连结杆与开口杠杆的连结部、开口杠杆与连杆的连结部分别夹装有轴承。轴承是消耗品,按照在轴承的制造时设定的寿命来管理,以往在经过的时间达到轴承的寿命前,进行轴承的更换。
专利文献1公开了织布机以及纺机等纺织机械的消耗品管理装置。在按照单纯的经过时间进行消耗品的管理的现有方法中,例如无论织布机是否运转都计算经过时间,所以无法掌握消耗品适当的更换时期。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发明,即:利用原因检测机构检测影响消耗品的消耗寿命的消耗寿命影响原因,根据检测出的消耗寿命影响原因计算消耗品的消耗寿命,将计算出的消耗寿命和预先设定的设定寿命进行比较。作为消耗寿命影响原因而检测消耗品的实际运转时间,所以能够掌握消耗品适当的更换时期。
作为专利文献1公开的消耗品,对于织布机的例子而言,例如公开了织布机驱动马达的制动器机构、用于驱动构成开口装置的综框的绳索、构成凸轮机构的凸轮杠杆的支轴、与牵引织物的表面辊压接的压辊的周面上的毛毡、在喷流室切断纬线的刀具、用于进行引纬用空气的供给控制的开闭阀的构成部件等。
作为专利文献1的消耗寿命影响原因,基本上公开了运转时间,作为其他例子公开了考虑环境信息以及运转信息。环境信息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负载电流传感器、消耗电力传感器、空气消耗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负载扭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原因检测机构检测。温度以及负载电流影响电容器、备用电源等的寿命。加速度、负载扭矩影响机械部件(齿轮、轴承等)的寿命。湿度影响金属的腐蚀等。
运转信息有织布机的旋转速度、引纬次数、经纱张力、表示运转状态的累计进行信号的输出等。在其它例子中,根据以上述环境信息以及运转信息为变量的规定计算式计算消耗寿命。与第一例同样,将计算出的消耗寿命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寿命进行比较,掌握消耗品的更换时期。
专利文献1:特开平9-59852号公报
一种电子开口装置,将在一个综框连结有连结机构并且经由偏心轮以及减速器将一个开口马达连结于连结机构而形成的结构作为一个综框单元,在综框单元的各构成部件的连结部以及支轴部夹装有作为消耗品的轴承。就单元而言,例如,根据织物规格排列4框~16框的综框的情况下,设置数目与综框相同的综框单元。织布机中的综框的设置空间小,综框的宽度被抑制为数十毫米左右,综框单元以很窄的间隔排列有多个。除了开口马达以及减速器之外的各综框单元的构成部件所具有的轴承,全部设置于综框的宽度内。
在织布机中,织物经常改变为不同的规格。随着织物规格的改变,织布机的机台规格改变。而且,即使织布机在编织同一规格的织物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生产性的提高或者编织稳定性的提高,有时也改变织布机的转速等一部分机台规格。织物规格以及机台规格改变时,施加于电子开口装置的负载变动,对轴承的寿命影响很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转杯纺纱机的排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污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