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9209.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4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八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隔热层 保温效果 智能水杯 杯胆 内部设置 保温层 内侧壁 内底壁 杯盖 显示屏 杯胆内部 顶部设置 控制按钮 生活用品 正面设置 保温垫 外侧壁 外底壁 防烫 水中 保温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顶部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所述杯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杯体的内部设置有杯胆,所述杯胆的外侧壁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杯胆的外底壁与杯体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杯体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保温层。该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能够对杯胆内部的水进行保温,既保证了水的温度,又能够达到一定的防烫效果,防止水中热量的流失,保证了人们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和喝饮料等,通常用塑胶、玻璃、瓷或不锈钢制造,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杯子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所以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盛载热饮的杯有手柄,这样方便使用,在各国的不同领域和文化中,杯子的形状有个不一样,可以说文化决定形状,水杯也有很多种类,如保温杯,开口杯和环行杯等等。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智能水杯,这些智能水杯虽然能够有效的对杯体内部的液位进行检测,但是现在的这些智能水杯的保温效果不好,导致人们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具备保温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在的这些智能水杯的保温效果不好,导致人们在使用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保温效果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顶部设置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垫,所述杯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杯体的内部设置有杯胆,所述杯胆的外侧壁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杯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杯胆的外底壁与杯体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与杯体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杯体的外部设置有拿取槽,所述拿取槽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防滑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均为酚醛泡沫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均为玻璃纤维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减震弹簧等距离设置在第二保温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保温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保温垫对称设置在杯盖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拿取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拿取槽对称开设在杯体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与第一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真空保温腔,所述第二隔热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真空保温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通过设置的第一隔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一真空保温腔,能够对杯胆内部的水进行保温,既保证了水的温度,又能够达到一定的防烫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二隔热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真空保温腔,能够防止水中热量的流失,保证了人们的正常使用。
2、该保温效果好的智能水杯,通过设置的减震弹簧和限位块,能够增加杯胆的减震功能,有效的对杯胆进行保护,延长该水杯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拿取槽和防滑螺纹,能够使人们在拿取的时候更加的方便,防止杯体掉落而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八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八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