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浸料的定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8342.8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3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蒙邦克;王洋;张博明;孙义亮;李宏福;崔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简复才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7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浸料 定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浸料的定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因为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热,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领域中。其中,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更是被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风力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中。在采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预浸料,去制作产品的时候,常常采用模压成型工艺。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预浸料,去制作产品的时候,首先需要对预浸料进行预先铺放,然后将预浸料成型为与成品类似的形状,再进行模压成型为成品。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预浸料进行成型处理的过程中,将预浸料进行预先铺放之后就直接进行压制、成型等处理了,进而在压制过程前或压制过程中,极易造成两片预浸料之间发生相对的滑移错位,进而会破坏预浸料按结构、力学要求等设计的铺层方式,造成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下降,或制得复合材料制品成为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浸料的定型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压制过程前或压制过程中,极易造成两片预浸料之间发生相对的滑移错位,造成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下降,或制得复合材料制品成为废品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预浸料的定型系统,包括:
裁切装置、传送装置、至少一个夹持装置、旋转装置、定位装置和定型装置;
所述裁切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两端;所述裁切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一端接触;各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上;所述旋转装置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定位装置之间;
所述定型装置位于所述定位装置上,所述定位装置上设置有上模具和下模具;
所述传送装置,用于传送预浸料至所述裁切装置的下方,在所述裁切装置对所述预浸料裁剪之后,将裁剪后的预浸料传送至所述夹持装置上;
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在夹持装置对裁剪后的预浸料夹紧并拉平之后,进行旋转,以使所述夹持装置旋转至所述定位装置上的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
所述夹持装置,用于携带裁剪后的预浸料滑动至下模具上,以使所述下模具和所述上模具对裁剪后的预浸料进行成型处理;
所述定型装置,用于对所述下模具和所述上模具中的裁剪后的预浸料,进行预定型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滑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滑轮与所述传送带接触;
所述传送滑轮,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滚动;
所述裁切装置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旋转装置可控制所述夹持装置旋转至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外围框架;
所述外围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槽,且所述外围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朝向所述第一通槽,所述弹簧上设置有夹子;
所述夹子,用于在所述传送装置将预浸料传送至所述外围框架上时,夹持住所述预浸料,对所述预浸料夹紧并拉平。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杆、至少一个横杆、以及第一底座;
所述旋转杆竖直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每一个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活动连接,每一个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夹持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可围绕所述旋转装置进行旋转,且所述横杆可相对于所述旋转装置进行升降;
所述横杆,用于旋转至所述定位装置所在的位置,以带动所述夹持装置旋转至所述定位装置上的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之后,进行下降,以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穿过所述下模具,以使所述裁剪后的预浸料与所述下模具接触;还用于旋转至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二端所在的位置,以带动所述夹持装置旋转至所述传送装置的第二端所在的位置,以使所述预浸料进入所述夹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
所述上层框架、所述下层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
所述定型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层框架上,且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所述下层框架上;所述上模具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层框架上;
所述上层框架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支撑框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可沿着所述支撑框架进行升降;
所述外围框架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长度,所述外围框架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简复才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简复才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