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08048.7 申请日: 2017-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9133968A 公开(公告)日: 2019-01-04
发明(设计)人: 张萃华 申请(专利权)人: 张萃华
主分类号: C04B38/00 分类号: C04B38/00;C04B30/00
代理公司: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代理人: 王玉霞
地址: 211400 江苏省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透水性混凝土 混凝土 混凝土技术领域 再生混凝土集料 混凝土路面 颗粒碳 石英砂 水胶比 透水性 重量份 抗压 抗折 铁粉 碎石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碎石1000份,再生混凝土集料300‑500份,石英砂100‑200份,颗粒碳100‑200份,铁粉50‑100份,水100‑200份。本发明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水胶比,使混凝土形成较理想的透水性混凝土结构,制得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水性;提高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透水性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建筑物和混凝土路面覆盖。便捷的交通设施、平整铺设的道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些不透水的路面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由于混凝土铺筑的路面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致使地表植物由于严重缺水而难以正常生长;不透气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产生所谓的“热岛现象”。此外,不透水的道路表面容易积水,降低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下水设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设施的负担。

公开日为2014年9月10日、公开号为CN 104030640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包括水泥、水、粗骨料,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还包括硅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1.77% ~ 73.16% 的粗骨料,18.88% ~ 19.04% 的水泥,6.58% ~ 8.14% 的水,1.21% ~ 1.22% 的硅灰;所述粗骨料包括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均为16-19mm 单粒级配的碎石,均须符合Ⅱ类用石标准;所述硅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水泥和硅灰质量之和的6% ;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HJW-30 型混凝土搅拌机中投入所述粗骨料和50% 的拌合用水,搅拌30s ;之后投入所述水泥和硅灰,搅拌60s ;之后投入剩余的50% 拌合用水,搅拌60s,出料;(2)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成型时,采用插捣成型方式,利用插捣棒分两层振捣,振捣面上的间距和力度均匀分布,并保持插捣棒垂直上下;最后用ZB5 平板振动抹光机将表面抹平,时长30s,覆稻草洒水养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方法得到的混凝土固化后强度和透水性都不是很理想。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透水性混凝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性混凝土,本发明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水胶比,使混凝土形成较理想的透水性混凝土结构,制得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透水性;提高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碎石1000份,再生混凝土集料 300-500份,石英砂100-200份,颗粒碳 100-200份,铁粉50-100份,水100-200份。

优选的,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碎石1000份,再生混凝土集料 340-480份,石英砂110-185份,颗粒碳 120-190份,铁粉54-90份,水124-186份。

优选的,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碎石1000份,再生混凝土集料 360-450份,石英砂130-160份,颗粒碳 134-171份,铁粉62-80份,水139-167份。

优选的,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碎石1000份,再生混凝土集料 390-430份,石英砂140-154份,颗粒碳 146-164份,铁粉67-74份,水146-157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萃华,未经张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