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引结构的建立、关联检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7870.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1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邵军义;罗雪峰;吴少兵;陈春筝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5;G06Q10/02;G06Q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引 结构 建立 关联 检索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倒排索引结构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具有层级关系的上层文档数据以及下层文档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存储空间中;
根据所述上层文档数据以及所述下层文档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用于进行关联检索的上层文档倒排表以及下层文档倒排表;
其中,在所述上层文档倒排表中记录有与上层文档关联的下层文档的存储位置信息,在所述下层文档倒排表中记录有与下层文档关联的上层文档的存储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文档倒排表中包括:上层词条索引,以及与所述上层词条索引对应的上层文档记录序列,其中,在上层文档记录中存储有包括上层词条索引的目标上层文档的文档编号,以及与所述目标上层文档关联的下层文档信息;
所述下层文档倒排表中包括:下层词条索引,以及与所述下层词条索引对应的下层文档记录序列,其中,在下层文档记录中存储有包括下层词条索引的目标下层文档的文档编号,以及与所述目标下层文档号关联的上层文档信息;
其中,在所述存储空间中,不同文档对应不同的文档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文档信息包括:下层文档的文档起始编号,以及编号偏移总量;
所述上层文档信息包括:上层文档的文档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属于同一上层文档的至少一个下层文档连续存储于所述存储空间中连续的物理区块中;
所述上层文档记录按照包括的上层文档的文档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所述上层文档记录序列中进行存放,所述下层文档记录按照包括的下层文档的文档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所述下层文档记录序列中进行存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文档数据为KTV门店数据,所述下层文档数据为KTV包厢数据。
6.一种关联检索方法,应用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建立的倒排索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用户输入的关联检索请求,获取与所述关联检索请求对应的数据筛选条件,其中,所述数据筛选条件包括:上层数据筛选条件,和/或下层数据筛选条件;
根据所述数据筛选条件,查询所述倒排索引结构,获取与所述数据筛选条件对应的匹配上层文档编号集合,以及与匹配上层文档编号对应的匹配下层文档编号集合;
按照设定排序算法对与所述匹配上层文档编号集合对应的匹配上层文档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结合与所述匹配下层文档编号集合对应的匹配下层文档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筛选条件包括:上层数据筛选条件以及下层数据筛选条件;
根据所述数据筛选条件,查询所述倒排索引结构,获取与所述数据筛选条件对应的匹配上层文档编号集合,以及与匹配上层文档编号对应的匹配下层文档编号集合,包括:
根据与所述上层数据筛选条件对应的上层检索词条属性,查询所述倒排索引结构中的上层文档倒排表,获取与所述上层数据筛选条件对应的第一上层文档编号集合;
根据与所述下层数据筛选条件对应的下层检索词条属性,查询所述倒排索引结构中的下层文档倒排表,获取与所述下层数据筛选条件对应的第一目标Map结构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目标Map结构数据中的Key为上层文档编号,所述第一目标Map结构数据中的Value为与上层文档编号对应的下层文档编号集合;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上层文档编号集合以及所述第一目标Map结构数据,确定所述匹配上层文档编号集合,以及与匹配上层文档编号对应的匹配下层文档编号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8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跨平台主题关联方法、装置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