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磨边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335.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瑞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8 | 分类号: | B24B9/08;B24B41/00;B24B41/06;B24B5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磨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磨边机。
背景技术
玻璃磨边机是玻璃深加工设备中产生最早且用量最大的机械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玻璃的磨平,以及制作一些特殊的形状。当玻璃被切割成小块时,玻璃侧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需要将其打磨光滑,避免玻璃碎裂。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该种解决方式多为直接打磨,虽然能够将凸起部打磨平滑,但凹陷部不易打磨平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玻璃磨边机,能够针对凸起部和凹陷部进行打磨,使打磨出来的玻璃光滑不易碎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的底部均与基座固接,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任意一个支撑板垂直,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磨轮、第二磨轮,多个所述第一磨轮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每个第一磨轮可转动的与一个支撑板连接,每个第一磨轮的盘面均与传送带的侧面相对;多个所述第二磨轮与第一磨轮相对的设置在另一个支撑板上,第二磨轮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弹性元件可转动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还设置有磨边轮,磨边轮位于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的后方,两个所述磨边轮以传送带为轴线对称的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每个磨边轮上均设置有能够带动其旋转的主旋转轴,主旋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磨边轮在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进给的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由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分为粗磨部、精磨部,所述粗磨部位于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精磨部位于磨边轮所在的平面上,粗磨部与精磨部的传输方向一致;在粗磨部和精膜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基座上,支撑台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翻边轮。
进一步,与第一磨轮位于同一侧的磨边轮上设置有砂轮,所述砂轮的外沿与磨边轮的外沿固接,砂轮与磨边轮沿径向对称。
进一步,所述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为锥形结构,且在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还包括有降温单元,所述降温单元包括有落地水箱、导管、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阀门;所述落地水箱的出水口与导管的一端连通,导管的另一端通过阀门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位于第二磨轮的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磨轮所在的支撑板上,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弱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阀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加工玻璃两端的紧固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磨轮与第二磨轮的数量相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该磨边机开始工作时,传送带将待加工的玻璃传输到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之间,第一磨轮与玻璃一个侧面相抵,玻璃另一个侧面的凹凸面通过与第二磨轮接触,使第二磨轮压紧或放松弹性元件,在传送带的传输过程中,第一磨轮或第二磨轮开始对不平滑的玻璃侧面进行打磨。第一磨轮和第二磨轮的工作状态可分为异步操作、同步操作,能够满足至少一边有凹凸面的玻璃进行打磨,而且使打磨出来的玻璃平滑不易碎裂。结构与现有打磨机相比较简单。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省去降温单元的俯视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第一磨轮的侧视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支撑台的侧视放大图;
图中:1.基座;2.支撑板;3.传送带;31.粗磨部;32.精磨部;4.第一磨轮;5.第二磨轮;6.弹性元件;7.磨边轮;8.主旋转轴;9.滚珠丝杠;10.伺服电机;11.支撑台;12.支撑杆;13.翻边轮;14.砂轮;15.通孔;16.落地水箱;17.导管;18.温度传感器;19.控制器;20.阀门;21.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瑞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瑞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