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沉砂腔防砂卡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1012.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桢;宋正聪;高珊珊;郑瑞波;贺春;李青;李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福侨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00;E21B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砂腔 泵筒总成 柱塞总成 泵筒 内筒 防砂卡抽油泵 固定阀总成 打捞接头 座封接头 外筒 柱塞 摩擦 检泵周期 配合间隙 作业频率 抽油泵 油管 防砂 口部 内套 砂卡 砂粒 砂埋 下端 堆积 容纳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泵,具体为一种固定沉砂腔防砂卡抽油泵,包括泵筒总成,在泵筒总成内套装有柱塞总成,泵筒总成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沉砂腔,柱塞总成与内筒摩擦副配合,在柱塞总成下端设置有打捞接头,泵筒总成包括下端的座封接头,座封接头内设置有固定阀总成,打捞接头可以与固定阀总成连接。本发明在泵筒外设置了可容纳10~20升沉砂的环形固定沉砂腔,即使停抽,油管内砂粒沉落下来,也不能进入到泵筒与柱塞形成的摩擦副配合间隙中,更无法在泵筒口部堆积,而是落入到环形固定沉砂腔内,避免了砂埋、砂卡柱塞事故的发生,本发明具备较强的防砂功能,能有效降低作业频率,延长检泵周期,大幅度降低开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泵,具体为一种固定沉砂腔防砂卡抽油泵。
背景技术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许多砂岩油藏因结构疏松且受长期大排量强采和注水作业、压裂酸化等措施的影响,导致油井出砂日趋严重。
目前,国内油田防砂主要采用地层固砂工艺,对于随油液进入油井内的流砂,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是依靠油液上升将地层砂携带出井筒,一旦停抽,油管内砂粒将会沉积,造成砂埋、砂卡柱塞、固定阀堵塞和阀座刺漏等事故,使得油井检泵作业频繁,开采成本大幅度上升。
另外,在检泵作业前,常采用压井液压井,以防止井喷的发生,但压井液会对油层造成污染和破坏,影响油井的产油量,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出砂油井检泵作业频繁,开采成本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定沉砂腔防砂卡抽油泵。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固定沉砂腔防砂卡抽油泵,包括泵筒总成,在泵筒总成内套装有柱塞总成,泵筒总成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沉砂腔,柱塞总成与内筒摩擦副配合,在柱塞总成下端设置有打捞接头,泵筒总成包括下端的座封接头,座封接头内设置有固定阀总成,打捞接头可以与固定阀总成连接;座封接头内设置有自动密封装置;座封接头包括座封本体,在座封本体上设置有沿轴向的通孔,自动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座封本体上的压缩弹簧,座封本体上设置有与压缩弹簧配合的槽孔,压缩弹簧的伸出端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盖板啮合,齿轮盖板铰接在座封本体上;固定阀总成上部设有T型头。
齿轮盖板包括齿轮端和盖板端,齿轮端与座封本体铰接并与齿条啮合,盖板端结构与座封本体内通孔形状配合。
柱塞总成由上游动阀、长柱塞、下游动阀和打捞接头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组成。
外筒由上接箍、储砂管、下部接箍和座封接头依次连接组成。
内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短泵筒和加长筒,短泵筒套装在长柱塞总成上,加长筒下端与下部接箍连接,加长筒与储砂管之间形成沉砂腔。
打捞接头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打捞接头上端设置有螺纹,打捞接头的底部为V字型,在底部斜面上设置有与固定阀T型头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连通设置在打捞接头侧壁上的斜孔。
固定阀总成下部的弹性锁爪上设置有密封锥面和可径向收缩的弹簧卡片,可与座封接头内部的台阶面和密封锥面接触形成锁固和密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泵筒外设置了可容纳10~20升沉砂的环形固定沉砂腔,即使停抽,油管内砂粒沉落下来,也不能进入到泵筒与柱塞形成的摩擦副配合间隙中,更无法在泵筒口部堆积,而是落入到环形固定沉砂腔内,避免了砂埋、砂卡柱塞事故的发生,本发明具备较强的防砂功能,能有效降低作业频率,延长检泵周期,大幅度降低开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作时的状态图。
图2是固定阀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座封接头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福侨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福侨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1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样品分配系统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作用、自适应管道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