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8087.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1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朋;侯刚;徐聪;赵双飞;陈楷;沈瑞琪;叶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19/08 | 分类号: | F42C1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低温 陶瓷 灵巧 起爆 | ||
1.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陶瓷底座(1),顶部设有空腔(14)用于内嵌并固定PyroMEMS安保层基板(2),
另设有一陶瓷输出装药层(3)与陶瓷底座(1)键合,将PyroMEMS安保层基板(2)密封;
所述的陶瓷底座(1)的空腔下设有起爆药孔(4)与点火药孔(5);起爆药孔(4)与点火药孔(5)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发火元件;
所述的陶瓷输出装药层(3)上有输出药孔(11);所述的PyroMEMS安保层基板(2)形成防止起爆药孔(4)与输出药孔(11)进行传爆的隔断结构;
所述PyroMEMS安保层基板(2)上设有穿透PyroMEMS安保层基板(2)的两个相同刻槽(25)、固态悬臂梁(17)、安保滑块(20)和产气药孔(16);所述刻槽(25)用于内置弹性片(15),弹性片(15)在安全和解除保险状态下可对安保滑块(20)进行限位;所述安保滑块(20)通过固态悬臂梁(17)与PyroMEMS安保层基板(2)连为一体,安保滑块(20)上有一用作飞片(9)加速膛的传爆通道(19);安保滑块(20)两侧有两个相同的凹槽(18),所述的传爆通道(19)为圆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片(9)设置在传爆通道(19)与起爆药孔(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飞片(9)采用钛或者不锈钢,直径30μm-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火元件为通过导体(24)连接的平面电阻换能元(13)与焊盘(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电阻换能元(13)采用二氧化钌材料通过平行印刷方式印制而成,形状为S形,导体(24)和焊盘(8)采用Pb/Ag材料通过微孔注浆、精密导体浆料印刷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输出装药层(3)为通过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制作,在生瓷带上利用激光打孔制出输出药孔(11),最后将生瓷带叠压在一起,在低于1000℃的烧结炉中共同烧结而成陶瓷输出装药层(3)。
7.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
一陶瓷底座(1),顶部设有空腔(14)用于内嵌并固定PyroMEMS安保层基板(2),
另设有一陶瓷输出装药层(3)与陶瓷底座(1)键合,将PyroMEMS安保层基板(2)密封;
所述的陶瓷底座(1)的空腔下设有起爆药孔(4)与点火药孔(5);起爆药孔(4)与点火药孔(5)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发火元件;
所述的陶瓷输出装药层(3)上有输出药孔(11);所述的PyroMEMS安保层基板(2)形成防止起爆药孔(4)与输出药孔(11)进行传爆的隔断结构;
所述PyroMEMS安保层基板(2)上设有穿透PyroMEMS安保层基板(2)的两个相同刻槽(25)、固态悬臂梁(17)、安保滑块(20)和产气药孔(16);所述刻槽(25)用于内置弹性片(15),弹性片(15)在安全和解除保险状态下可对安保滑块(20)进行限位;所述安保滑块(20)通过固态悬臂梁(17)与PyroMEMS安保层基板(2)连为一体,安保滑块(20)上有一装填传爆药柱(21)的传爆药孔(23);安保滑块(20)两侧有两个相同的凹槽(18),所述的传爆药孔(23)为槽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PyroMEMS安保层基板(2)采用硅材料加工,利用ICP干法刻蚀方法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灵巧起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15)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锰钢,弹性片形状为V形,夹角为30度-50度,弹性片(15)长为8mm-10mm,宽为0.4mm-0.8mm,厚度为0.3mm-0.5mm,并保证其厚度不超过安保层基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0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