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件、用于保持导管的夹具组件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7614.9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L·N·萨尔迪瓦尔奥尔蒂斯;A·佩雷斯-鲁伊斯;S·E·莫里斯;F·E·巴斯克斯弗洛里斯;J·梅吉亚阿里亚加;M·罗德里格斯洛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3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安文森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用于 保持 导管 夹具 以及 车辆 | ||
一种夹具组件包括限定开口的支撑件以及可附接到支撑件的夹具。该夹具包括主体和保持构件,该主体被构造成保持导管,该保持构件从主体延伸并且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被插入穿过开口以将夹具附接到支撑件,该第二部分在开口内接合支撑件以防止夹具相对于支撑件旋转。该保持构件能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移动,从该初始位置,当将该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插入到开口中时,第一部分弹性地变形,在最终位置处,一旦该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已超过开口,第一部分便朝向初始构造往回弹性地变形,使得第二部分在开口内接合支撑件以防止夹具相对于支撑件旋转。
背景技术
车辆可以包括以流体方式连接各种部件的导管。例如,冷凝器、散热器和风扇模块(CRFM)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输送冷却剂的导管。可以使用夹具来相对于CRFM固定导管。夹具可以包括单个树倒钩,单个树倒钩被插入到CRFM的孔中以将导管固定到CRFM。单独的树倒钩可以允许夹具相对于CRFM旋转。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导管的夹具组件。组件包括限定开口的支撑件和能经由开口附接到支撑件的夹具。夹具包括被构造成保持导管的主体。夹具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从主体延伸并具有插入穿过开口以将夹具附接到支撑件的第一部分和在开口内直接接合支撑件以防止夹具相对于支撑件旋转的第二部分。保持构件包括突片。此外,保持构件可以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移动,从该初始位置,当将突片插入到开口中时,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从初始构造弹性地变形,在最终位置处,一旦突片已超过开口,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便朝向初始构造往回弹性地变形,使得第二部分在开口内直接接合支撑件以防止夹具相对于支撑件旋转。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冷凝器、散热器和风扇(CRF)装置的车辆。CRF装置包括限定开口的支撑件。车辆还包括被构造成向CRF装置供应流体的导管。车辆进一步包括能经由开口附接到支撑件的夹具。夹具包括被构造成保持导管的主体。夹具还包括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从主体延伸并具有插入穿过开口以将夹具附接到支撑件的第一部分和在开口内直接接合支撑件以防止夹具相对于支撑件旋转的第二部分。保持构件包括突片。此外,保持构件可以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移动,从该初始位置,当将突片插入到开口中时,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从初始构造弹性地变形,在最终位置处,一旦突片已超过开口,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便朝向初始构造往回弹性地变形,使得第二部分在开口内直接接合支撑件以防止夹具相对于支撑件旋转。
另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组件,其包括限定开口的支撑件和能经由开口附接到支撑件的主体。组件还包括从主体延伸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具有插入穿过开口以将主体附接到支撑件的第一部分和在开口内直接接合支撑件以防止主体相对于支撑件旋转的第二部分。保持构件包括突片。保持构件可以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移动,从该初始位置,当将突片插入到开口中时,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从初始构造弹性地变形,在最终位置处,一旦突片已超过开口,保持构件的第一部分便朝向初始构造往回弹性地变形,使得第二部分在开口内直接接合支撑件以防止主体相对于支撑件旋转。
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或图是对本公开的支持和描述,但是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施权利要求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它实施例,但是存在用于实施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公开内容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夹具组件的车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夹具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第一构造的夹具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附接到支撑件的图3的夹具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限定图4的开口的支撑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夹具的一部分被插入到该开口中。
图6是从图4的线6-6截取的夹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7是从图4的线7-7截取的夹具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8是第二构造的夹具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7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控制装置
- 下一篇: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及回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