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利于清理仪表板表面灰尘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6883.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河;胡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B60S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利于 清理 仪表板 表面 灰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板,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清理仪表板表面灰尘的装置,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仪表板驾驶室中安装各种指示仪表和点火开关等的一个总成。它装在仪表嵌板上,或者作为附件装在转向管柱上。仪表板总成好似一扇窗户,随时反映车子内部机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它又是部分设备的控制中心和被装饰的对象,是驾驶室内最引人注目的部件。仪表板总成既有技术的功能又有艺术的功能,是整车风格的代表之一。汽车仪表由各种仪表、指示器,特别是驾驶员用警示灯报警器等组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信息。按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不同,可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汽车仪表是机械机芯表;第二代汽车仪表称为电气式仪表;第三代为全数字汽车仪表,他是一种网络化、智能化的仪表,其功能更加强大,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线束链接更加简单。汽车仪表多为第三代仪表它可以通过步进电机来驱动基表指针,也可以利用LCD液晶屏直接显示图形或文字信息。同时他还有智能处理单元,可以与汽车其它控制单元交互信息。但现有的汽车仪表板表面往往顶部处于前挡风玻璃的卡角位置,灰尘卡在仪表板时,用手擦拭不能处理的完全,导致清理十分的麻烦,造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汽车仪表板表面往往顶部处于前挡风玻璃的卡角位置,灰尘卡在仪表板时,用手擦拭不能处理的完全,导致清理十分的麻烦,造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清理仪表板表面灰尘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清理仪表板表面灰尘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表面设置有仪表板,所述仪表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仪表板组合仪外壳和中控面板,所述中控面板的一侧设置有组合通道盒总成,所述仪表板的顶部设置有吸灰层,所述吸灰层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吸灰孔,所述吸灰孔的底部设置有吸灰管,所述吸灰层的底部设置有传输层,所述传输层的内部设置有通管,所述传输层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层的内部设置有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的一侧设置有滤网带,所述滤网带的底部设置有叶轮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仪表板、所述仪表板组合仪外壳和所述组合通道盒总成均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灰孔通过所述吸灰管与所述吸灰层相通,所述吸灰层通过所述通管与所述传输层相通,所述传输层通过软管与所述软管接头相通,所述工作层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收集箱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电机的螺旋头与所述叶轮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与所述中控面板电性连接,所述中控面板与所述旋转电机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有利于清理仪表板表面灰尘的装置,设置工作层,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叶轮转动,通过吸灰管、通管和软管进行连通,有利于对仪表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吸收,最终收集到收集箱内部进行统一处理和清理,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清理仪表板表面灰尘的装置。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仪表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仪表板;3、仪表板组合仪外壳;4、中控面板;5、组合通道盒总成;6、吸灰层;7、吸灰孔;8、吸灰管;9、传输层;10、通管;11、工作层;12、软管接头;13、滤网带;14、叶轮;15、旋转电机;16、排气口;17、软管;18、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6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